本来有一个办法,就是盯住太子身边的人,第一次是张永,太子力保了下来,后来是杨廷和,现在钱桂人都不见了,李东阳也是日日被弹劾。

    所以现在这个办法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是太子府属官越发壮大,再过几年估摸着他们这些人就一句话也说不上了。

    值此时刻,马文升、吴宽等人必得联合在一起,此外,他们还纠集了督察院都御史戴珊,鸿胪寺卿周度,以及刑部尚书白昂,工部尚书徐贯,户部尚书周经,礼部尚书徐琼,

    ….

    六部之中,也就是吏部尚书屠滽因为当初李广之事与他们中有些人关系不好,所以没有答应。

    这些人每日在一起议事,并有一句话流传出来,使得众人下定决心。

    这话,朱厚照的桉头也有:

    观东宫言行,日后必是兴兵好战之主。此次鞑靼使团之事,乃是为了收兵部统兵之权,以利日后调兵之用。一旦事成,则国家之战与不战,全在帝王好恶之间,如此终有一日,土木堡之变会再现于世。

    「殿下……」刘瑾也觉得此次文官好像动静不小,所以心中也在为太子捏汗。

    但朱厚照并不为此有太多的忧惧,因为他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是要带领大明实现真正的中兴,哪怕再多人反对,他也不会怀疑自己。

    至于手段,文官们也无非是哭闹这一条。

    但有一点他不愿,不愿背上昏君的名头,因为这样不利于做事,也不愿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叫他们来吧。」朱厚照对于刺探到的这些消息,都是表示知道了,他的心思在两边,一北一南。

    南边是这个韩子仁……

    他第一次看到杨廷和提及这个人。

    「让杨廷和进一次京吧,带着那个乐山知县一起。」

    「是。」

    「那个毛语文……」朱厚照摩挲着手指,「有什么消息立即传与我知晓,他这个差事不简单,我也想瞧瞧他要如何做。」

    毛语文在大同等得焦心,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在这踟蹰不前会不会惹怒了东宫,一方面又害怕大同镇的总兵把他直接抓起来砍了。

    好在几天后京里的信终于到了。

    信封一开,他便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