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再说这李保儿原来本是四百年后二十一世纪某大学历史专业的高材生,在一次远游中,失足跌下山崖而亡,了却了如花年华。且说他英年早逝,心中自然不甘,因此三魂七魄就在三界之外游荡,不愿受这轮回之苦。阎罗帝君亦见他死的可惜,心生恻隐,便免了那碗孟婆汤,留他个清明的思想,好让他再活一世。这也合该二人有缘,要做这一世父子,那冤魂偏不往后投胎,却要向前转世,因此变成了今日之李保儿。适才,他见了眼前这番景象,心生疑惑,本能之下想要张嘴问这是怎么回事,可是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心里一急,便伸手乱抓,这才将李明善的胡子扯下来。

    片刻之后,任凭众人哄哄闹闹,李保儿定下了心神,渐渐回忆起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自此之后,李保儿只装作平常婴孩一般慢慢成长。

    光阴弹指而过,不觉之间,李保儿已满周岁。视之若掌上明珠的李明善自然要大庆一番。广发喜帖,宾朋俱至,既有朝廷的命官,又有如李家一般做生意的商贾,还有左邻右舍的寻常人家。

    按风俗,至日中开宴之前,要进行“抓周”来预卜小儿前途。府中下人等早已在厢房中大炕上铺下一张猩红栽绒毯,又将文房四宝、木刀、弓矢、美玉、银锭、算盘、账册等物环列其上。

    在众人簇拥之下,李明善将保儿抱了来,放在中间。这时的李保儿虽只一岁,但他心性却是弱冠之年的成年人,见此情状,自然知道自己该拈甚么东西。

    他扫视一周,本能地伸出双手,一只手去拈毛笔、另一只手朝着弓箭伸去。哪知他这副婴童的皮囊根本不听指挥,只得慢悠悠地爬到弓箭旁边,将其攥在手中。

    这时,宾客中有人道:“看来小公子日后必能立功疆场,耀祖光宗了。”又一人道:“便是做个总兵官、封个定边侯亦未可知!”

    众人一言一语,拣着好听的话不停的说。不过李明善却并不十分欢喜,他一心想着儿子日后能读书进学,考个进士,做个部院里的郎中、御史,也强过那总兵官了。他见儿子拈了弓箭,心中安慰着自己:“这也不定就是准的。”

    这时,众人吉祥的话还在说着,一片闹闹哄哄中,李保儿小手拖着弓弦往放毛笔的地方爬,可终究是身轻力小,如何能拖得动。于是他只好放手,仍旧爬向那支毛笔,将其攥在手中乱舞起来。
<-->>

上一章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