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太空对接?这应该是一套集成了多模传感器、计算机以及由计算机控制的小型姿态调整火箭发动机的系统。”唐华说。

米高扬:“其中最好还是允许人力直接介入,也就是计算机控制与人操的混合模式。”

……

“火星探测计划,火星-1B看来是彻底失联了?”

再次访问OKB-1设计局,唐华问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摸摸鼻子:“火星-1B自飞离地-月系统之后就与地面失去了通信联系,我们当然期待过奇迹的诞生,但火星-1B始终没有苏醒。”

苏联是去年开始火星探测计划的。

火星-1A发射升空,运载火箭前两级把探测器送到了近地轨道,第三级本来应该把火星-1A送往火星的,然而第三级始终没有点火。现在火星-1A和打不着火的第三级火箭还在地球头上绕圈圈。

火星-1B就好一些,火箭一到四级发动机工作都很正常,然而探测器飞出去1000万公里之后失联。现在只知道探测器的太阳能帆板是打开了的,探测器在飞行1000万公里以前一直和地面有通信,再然后通信联络就断了。

“或许应该发射火星-1C了。”唐华说。

科罗廖夫:“按道理应该是这样。不过根据公开信息,以及我们的情报系统也印证了,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现在还处在概念设计阶段,最早也要1964年才会发射升空。因此火星-1C的发射时间并没有那么紧急,我们1962年10月底发射火星-1C,火星-1D就再晚两年吧。”

“科罗廖夫同志,”唐华说,“其实我一直觉得火星-1系列探测器的尺寸和重量太小,这可能会影响它的可靠性,因为要严格控制重量,分系统的备份冗余减少了很多。”

火星-1A/B/C是同一个型号,苏联的初代火星探测器。重量大约是650公斤,基本上就是一个高2米的圆柱体,升上太空后太阳能电池板子展开,在圆柱体两侧像是一对苍蝇翅膀。圆柱体的头部可以展开一个2.33米的高增益网状天线。

苏联不打算用火星-1探测器直接砸火星,而是把火星-1飞过去,之后被火星引力捕获,成为火星的卫星,向地球持续回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