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在和米高扬谈中国航天员培训的细项事宜,但欧洲的事情闹得这么大,米高扬也止不住聊这件事。

“那你就放心吧,蔡司-耶拿现在的运营状况十分良好,没有一个车间是闲置的,”米高扬说,“薪酬和人员队伍都稳定,况且涉及航天光学器件研制的人员还有特殊津贴和保密管理。”

唐华:“骨干人员不会出问题,那中国就没有什么要关心的了。如果一切正常,美国和苏联的对峙会持续好几个月,除非发生一些意外情况。”

米高扬:“什么意外情况?”

唐华:“……反正是一些可能对苏联不太有利的意外情况。”

……

两大帮会对峙,各自的老大——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玩看谁先眨眼的游戏,就在这剑拔弩张的当口,赫鲁晓夫这边猥琐地走出来一个伙计,定睛一看,是东德。

这名小弟走到对峙人群中间,把饭桌上的大哥大顺走了,还拿出个打包盒把桌上的毛豆也顺走了。

赫鲁晓夫:噗……

肯尼迪:噗……

这就是修建柏林墙这件事,在第三次柏林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早两年前,乌布利希就向赫鲁晓夫叫苦,说民德好多人才从西柏林逃到西德去了,得修道隔离墙。赫鲁晓夫一直没答应,因为隔离墙不符合战后盟军的柏林分割条款,而且隔离墙名声很不好。

但乌布利希和民德政府这两年都想不出别的招法制止人才外流。

经互会的体制下,苏联给东德规定了国家发展方向,重点搞现代工业中的一两个分支产业就可以了。但东德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很全面的,这就导致很多高学历的东德中青年无所事事或者干着和自己大学专业完全无关的事情。

另一方面,乌布利希政府搞经济也不太行,工业农业都比较混乱,而西柏林是西方的样板建设城,比西德其他地方还要发达,这一对比就更让东德人心理不平衡了。

怎么办?还是得修墙。赫鲁晓夫之前没答应修,现在美国和苏联闹僵,大战一触即发,我修柏林墙应该就不算啥事儿了吧,可能还算是打辅助,帮赫鲁晓夫给美国多施加点压力?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