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吨驱逐舰安装307型雷达基本就是上限,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基本是装不上去的,除非军舰不装炮不装导弹。鉴于上海船舶设计院积累了各种不同吨位船型的设计和船体结构设计,干脆就大胆一点,不再放大驱逐舰舰型,而是重起炉灶。

导弹巡洋舰的设计方案就这么诞生了,现在完成的是基本船体设计。动力系统有两个方案,第一方案还是56型驱逐舰的72000马力蒸汽轮机,最高航速28~29节。

第二方案是成都正在研制的燃气轮机,目前试车的型号最大输出功率是22000马力,安装4台燃气轮机的话88000马力,最高航速不低于30节。

按最坏的打算就是用蒸汽轮机——海军表示这个航速可以接受,既然这样,那项目就启动了。

这型导弹巡洋舰如果开工建造,也会是中国历史上吨位最大的军舰,标准排水量10140吨,满载排水量12700吨,可算是超过七十年前北洋水师的定镇两舰。

“标准排水量10120吨,刚好卡在1万英吨(10160吨)的线上,牧野先生,这是您的职业习惯吧?”唐华问。

牧野茂:“我也不知道,在船体设计到汇总重量的阶段,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调整和裁减各分系统的重量。”

……

机工部六机局(船舶工业局)的发展是从1953年提速的。整个一五期间,船舶工业局磕磕碰碰,屡次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但总算是按照总规划完成了自身造船和设计能力的阶跃。

1953年启动缴获的美制弗莱彻级和基林级驱逐舰工程;

1954年11月由苏联提供零部件,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和沪东中华造船厂组装建造56型驱逐舰。苏联专家提供的流程是14个月船台建造周期+12个月舾装,不过中间出了一点小麻烦……江南造船厂在船台建造阶段花了20个月,沪东中华花了21个月,分别在1956年7月和8月下水。

两艘组装建造的56型下水之后,船台又开工了2艘,3号舰和4号舰。零件是半进口半自制,中国自己稍对设计图纸做修改,主要是安装一部307雷达。

鉴于1、2号舰建造时出的一堆子麻烦,援华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