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戴河到天津再回到北京,唐华一路思考,终于决定了:第一枚人造卫星,还是做一个最简单的无线电发送器。由太阳能供电,寿命要尽量长。

对于科研机构,卫星发出的电磁波传递到地面,测量波形的变化,就可搞清楚从卫星的高度到地面之间的空间,都存在着什么,比如电离层,辐射带、太阳射线对电波的干扰,这些都能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面得到数据。

对于公众来说,无线电爱好者(家用收音机暂时不行,至少得插上专业天线)可以接收到卫星发出的电波,放点音乐,比单调的“嗒嗒,嗒嗒”好多了。

当然也得有噱头,就是这颗卫星能存储10首歌的波表音乐文件。

……

唐华和徐立峰两人分工合作,芯片插上“主板”然后焊死。两块电路板完工,这就是卫星的核心了。两块电路板其实完全一样,卫星上同时装两块电路板,其中一块是备份。

“现在……测试一下。”

唐华说的测试不但是测电路板上的ROM存储的音乐,还连带无线电发射机一起测试。

无线电发射机已装在计算机所办公楼的楼顶,徐立峰把电线接到电路板的两个触点上,再按下开关,电路就通了。

就在按下开关的瞬间,屋里做测试工具的收音机就传出了国际歌的滴滴声。

“信号质量还不错,小无线发射机的功率还挺大。”唐华说。

王希季:“这是照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功率来做的。如果长春那边的电池板参数没问题,发射功率就是这么大。”

……

一切照进度进行。8月21日,北京的暑气才刚刚过去,就把卫星的主功能器件做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屏蔽层、卫星组装、测试、三颗星的生产就都会正常推进。

“唐部长。”

计算机所的秘书老刘在敲实验室的门。

“刚才重工业部的秘书处给我这边打电话,说黄汲清委员想找您,重工业部那边您不在,所以想确认一下您是不是在计算机所。如果确认的话,黄委员一会儿给这边打长途电话。”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