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白金汉宫,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与来访的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侃侃而谈。

杜勒斯微笑着听劳埃德分析东欧局势和北约应该采取的措施,暂时不打断劳埃德的讲话。

“匈牙利虽然在地理上位于中东欧,但本质上它是一个西欧国家。苏联非要强制把其变为苏式国家,因此匈牙利从最开始就无法接受,他们传统习惯和思维、理念及行事方式都与西方相同,因此根本不可能像其他华约国家那样顺利走下去。”

“是时候给予东欧那些卫星国额外的关注了。当再一次发生类似于东德617那样的事件时,我们只需要伸出手轻轻加一把力,就有可能让苏联的卫星国体系因此而土崩瓦解。”

“劳埃德先生,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杜勒斯说。

“三个月前,总统先生在华盛顿的情报会议中表示,‘那些武力暂时能扼杀抗议的地方,走向自由的日子可能推迟,或许推迟10年,或许20年。’”

“那么美国是否乐于看到东欧动荡?当然,我们乐意看到那样的事情。不过,无论他们多么勇敢,手无寸铁是难以对付苏联坦克的。美国不愿意也不想介入到一场成功率为零的颠覆行动中,这是我和总统先生取得的共识。”

杜勒斯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不打算主动点火。

艾森豪威尔认为,与其和苏联展开卫星国的攻防战,不如在世界其他地方布局,这对美国利益更有好处。

另一个原因,那就是1956年是大选年,艾森豪威尔下半年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放在竞选上。

说到连任,这一届大选艾森豪威尔拿下连任的悬念不大,主要是经济搞得还行。1954年摆脱了朝鲜战争带来的财政紧张,1955年和1956年政府经济手段调和经济萧条,总之,这个五星上将当上总统之后,政绩都不是靠打仗而是靠内政。

……

拉美国去东欧搞事没有得逞,劳埃德略显失望,分散美国注意力没有得逞。

英国现在的麻烦一点不小,远东的殖民地在持续崩塌,不仅如此,埃及好像也要完蛋了。

1952年,一名只有34岁的埃及中校纳赛尔发动政变,法鲁克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