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苏联上校一人拉着一个铁箱子走了进来。然后两人抬一个箱,分两次把仿版野战炮兵计算机抬到会议桌上组装插电。

唐华笑笑:“1954年之后贵方就没有再向我们订购野战炮兵计算机,现在我知道原因了。”

奇斯蒂亚科夫:“不不,不是这个原因,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苏联炮兵规模在过去三年都没有扩大,反而在一次裁军中裁减了5个炮兵师。”

另外的原因奇斯蒂亚科夫没说:大学在作坊里攒出野战炮兵计算机,在写量产计划时发现这事儿非常麻烦,要牵涉到很多工厂,而且工厂如果领受任务,要专门下发新生产图纸和生产计划才能生产特殊的零件。

一些核心的零件如果不想靠列宁格勒的大学实验室手工作坊制造,那就要投很大一笔钱建厂,才能拿到流水线生产的零件。这样算起来,比从中国直接买PJX-1还要贵……

“非常乐意为苏联同志解决技术难题。”

唐华先高调地说了一句,让元帅同志不那么尴尬。

“不过我还是稍许提一句意见,野战炮兵计算机是一种产量不大的小型设备,社会主义阵营集中生产,可以减免大部分的工厂投资和工人培训,这样能获得更低的制造成本,让中苏各自的生产都更有效率,而且,我想质量也更有保证。”

奇斯蒂亚科夫表示同意:“是的,我们只是……让加里宁工学院尝试做这个东西,作为特殊情况下的技术储备。”

……

一边说,唐华一边打开机箱看仿版的内部结构。还真是有样学样,各种零件都和PJX-1的布置一样,当然晶体管、电阻、电容的细节形状不会完全相同,但想必是性能参数一样的苏制产品。

关上机箱盖,正常开机。按上校的操作方法做了一次运算,果然出故障了。

而且下一次做同样操作的时候,故障还能重现。

“你们生产的20台炮兵计算机,都有同样的故障吗?”

上校:“有两台完全没有故障,其余18台,有7台有不太重要的故障,其余11台的故障会明显影响正常使用。而且,故障各不相同。”

唐华看了1到18号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