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可达到60~70的设备国产化率,而现在只有35%,还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

总会计师:“这60~70%是说零件总数还是总价数?”

唐华:“总投资里面,国产设备的占比,钱数。算设备总数,大概是37套关键装备中的24套可以国产。”

李复春:“嗯?一个大型钢铁厂,我记得关键设备一共是33套。”

唐华:“按我们的规划,现在是37套了。马鞍山新厂将会是中国第一个设计时就以氧气顶吹转炉为主要炼钢方式的钢铁厂。转炉替代了大平炉,但需要增添大型制氧机、高温氧枪、倾动系统、悬挂式减速系统。所以关键设备从33套增加到了37套。”

黄克诚:“苏联的钢铁企业现在还都是平炉炼钢吧。”

唐华:“是。苏联也在研究氧气顶吹转炉,但奥地利的奥钢联公司在1952年已经研制成功,我们钢铁局的技术专家叶渚沛在去年也突破了这项技术,在石景山钢铁厂和上钢一厂各改造了一套氧气顶吹转炉。石景山钢铁厂的氧气顶吹转炉效果非常好,上钢一厂下个月就改造完毕了,比石景山钢铁厂的那个大。如果上钢一厂的技术改造也成功,基本上就可以证明中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

1953年全国钢铁产量197万吨,1954年是255万吨,增长29.4%。

这是常规操作……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是翻了三倍多,发力加速的时候还没到呢。

按现在的操作来估计,1955年钢铁产量突破300万吨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是高峰期。1956年,东北的扩建加上武钢55年底投产,钢铁产量会直接起飞。

1957年中国钢铁年产量应该不是535万吨,而是会达到600~700万吨。

……

月坛西区。

三里河原是玉渊潭到辽代南京城护城河的一条引水渠,因长三里而得名。

国家计委办公建筑群,也叫“四部一会建筑群”,就建在三里河这里。

确切地说,这里的国家计委办公建筑群,在图纸上,是所谓的“三里河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