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可以对设计薄弱的地方额外补强。

300秒。

400秒。

……

通过。

12月初涡轮泵联试车、12月底首次点火、1月份第二、第三次短时试车,2月上旬进行600秒长程试车。

RD42发动机不用做摇摆试车和长程摇摆试车。600秒二次通过后,RD42的设计工作就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这意味着,1955年8~9月,第一枚TK-3或者DF-1的测试飞行应该是不会掉链子了。

第七十七章,万隆会议还开不开

钱学森的运载火箭与弹道导弹团队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这个团队和以前唐华的各种项目小组差别不小。

唐华的团队就是唐华论证、唐华规划、唐华设计,在设计实现阶段,他拽来的小组开始发挥作用,把控各个主要零件的生产,交付和质量控制,顶多有点儿边缘设计要完善。

T50和T51计算机的时候尤其如此。

后来X小组研究集成电路,算是组织了黄教授和谢希德两员强将参与,比T50和T51计算机好些,但是论证大方向发展和总规划,还是唐华来做。

光纤的研制和工业生产,理论交给了赵忠尧,工程交给了王大衍,这比X小组又稍微进步了些。

钱学森的团队以召开“技术民主会”为特色,要做一个东西,钱学森并不是马上定下来总规划,而是让几个小组的头儿先进行思考,之后将思考成果带到会议上,开头脑风暴。

如果没有穿越视角作弊的话,其实钱学森这种团队研发方式是正确的……

现在钱学森回国才一年多,姚桐斌、屠守锷、黄炜禄、任新民等一批人就迅速形成了一个各司其职但又相互了解的运载火箭/弹道导弹设计规划小组,和钱学森一起,正在走“研发一代、规划一代、论证一代”的滚筒式研发道路。

研发一代指的是射程600公里的DF-1以及能上太空的TK-3探空火箭。规划一代是DF-2中导,论证一代是DF-3远导。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