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华:“打好工业基础,提升技术水平,找出我们自己的优势产业——不只是电子产业,肯定还有其他能形成优势的产业,然后寻找我们和苏联、东欧国家之间可形成贸易互补的领域。如果能够成功,二三十年之内,苏东市场可以够我们吃的。”

总会计师:“二三十年之内?”

唐华:“陈副总理,我们有六亿人口,苏东几个国家人口加起来不到三亿。二十或三十年后,想象一下8、9亿人口、基本完成工业化,工业技术也不弱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

“这火车四五十公里的时速叮咣叮咣,一不小心十天的光阴就都耗在路上了。”第二天的时候,总会计师叹道。

唐华:“眼光要往前看吧。飞机的可靠性会高起来的。”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快专列的速度,除了必要的加煤加水换车头其他都不停的那种,也要走整整十二天。唐华1949年从莫斯科回国时的列车跑了一个月呢。

而且,虽然唐华也觉得火车有点慢,但周璇坐火车开心得很。

第一是每天24小时两人能呆在一起,第二是唐汉城这个小细路仔留在了家里,由叶姨和保姆带着。

周璇?哪去了?哦对,去隔壁车厢串门去了。

国家计委的访问代表团占了两个专用车厢——带去的货物和货物样品就塞了一个车厢,吕骥带队的中苏友好文学艺术联合会代表团的近三十个人占的也是一个车厢。

“吕骥!马可!”

走进文艺代表团的车厢,唐华先高喊这两位的名字。其实不用喊,一进车厢唐华就看见他俩了。吕骥马可在车厢的座位区弹手风琴,周璇和梅兰芳也在座位区聊天。

马可:“唐部长,这次去莫斯科,我可是把电吉他和贝斯带去了。”

“哎,叫我唐华就行。不会这么夸张吧,我这次在苏联日程可紧张了,都不一定能过来客串。”

“没关系,我和吕骥现在也会。”

唐华:“……”

马可:“唐华,《咱们工人有力量》你听了吧?”

唐华点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