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辽宁凤城,战俘小镇。1951年10月16日。

战俘小镇的格局,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战俘营是截然不同的。现在的战俘小镇是一个标准的东北村屯,关押的4万名战俘,居住体验比蹲监狱要好——在白天,战俘可以在小镇内外劳动、不劳动时有不短的时间在镇内漫步,当然这需要在志愿军管理人员的控制之下。并且,战俘小镇还按关押的战俘军衔,分成了四个区域。

这四个区域分别是关押那4名将军的“将军区”、关押校官和飞行员的第三区、关押尉官的第二区、关押士兵的第一区。

战俘营还处于四个分营状态时,志愿军认为所有战俘一律平等,曾经把除将军外的所有战俘全部合并关押,但很快发现英美军、土耳其军的等级制度森严,军官尤其是校官在战俘营里总是使唤同国籍的小兵,而小兵见到校官大多唯唯诺诺。这反而不利于管理。之后的调整,就把战俘按军衔高低分区。

飞行员和校官呆的第三区,现在大部分战俘都是飞行员——志愿军俘虏的上校中校少校似乎也不太多,其中沃克的儿子还又被单独分出一幢小屋来关押。总之这一区的俘虏,有七八十个飞行员,而陆军的校官只有十几人。作为军阶仅次于将官的第三区,这里的战俘食物供应比第二和第一区丰富一些,不过还是群居,一个屋子里要住6到10人。

10月16日,是战俘小镇第三区又一个难忘的日子。

这天上午,校官们和飞行员们起床、志愿军管理员点数、吃早饭。吃过早饭之后,战俘开始准备劳动工具出门干活——趁着冬天还没来,在小镇里动动土木,多修点住房或者活动场所,另外还挖一些下水道以改善战俘小镇的卫生条件。

当新一批俘虏排着队进入第3区时,早已换上志愿军提供的服装的老飞行员和新飞行员相对无言。

乔治·安德鲁·戴维斯少校是新入狱的飞行员战俘队列的头领。他身上还穿着飞行员制服,手里捧着脸盆和一大包个人用品,面色沉静,在志愿军战俘管理员的带领下进入第三区。

“嘿,戴维斯。”

老战俘中有几个戴维斯的熟人,他们认出了这位二战王牌兼朝鲜王牌。

戴维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美国空军,参加战斗飞行266次,击落敌机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