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就好。”李泰挥挥手道,“至于今年收上来的税负,全部换成开元通宝!”

    “你知道今年我们高陵有多少的收入吗?全换开元通宝!”马周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愕然。

    “没多少吧?”李泰伸出手来算了一下,道,“高陵税收应该以租庸调为主。

    因为今年不需要给朝廷交税,所以我把田税挪用了一下作为支付高陵徭役的部分费用。

    要做账的话高陵完全能做成没有任何收入,因为高陵税收用于安抚受灾百姓去了。”

    “……”马周看着李泰,见过无耻的,却没见到过这般无耻的。

    马周翻了翻数据,不得不承认,用李泰的方法来计算税务,朝廷还真就收不上什么税收。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唐初除了租庸调制以外,并没有什么苛捐杂税。

    学府、大商场、码头和煤炭产业,除非是涉及到了耕地,否则理论上根本就没办法收上来一个子,这就让人很头疼了。

    尤其这件事,李泰丝毫没动用亲王特权,而是朝廷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进行收取费用。

    马周说道:“越王,高陵这地方的重要性会随着长安发展会越发凸显出来的。

    这里几乎算得上是整个关中的中心,就算是您,这块地方您也没办法独吞!”

    马周非常清楚,如果这里还没有发展起来那就算了,没人会理会。

    但发展起来了,那不说世家豪门,单是朝廷就不可能看着这处富得流油的聚宝盆一直被李泰捏在手中。

    甚至马周用脚指头去想,都能马上想到合适的办法。

    等到李泰三年后直接调任,到时候李泰不再掌管高陵,哪怕李泰还有牵制手段,但这高陵谁说了算那就不一定了。

    到时候,李泰若再不交码头,那李泰自身也许没危险,但权利绝对会被侵蚀。

    毕竟时间越久,太子越大,那群臣就越会压制越王。

    别看现在的李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只要太子还在,那朝中就天然有一股忠于李承乾的势力,尤其这股势力的头还是李世民,所以李泰如果不交出码头到时候肯定会被打压的。

    “宾王,我知道你的意思!”李泰对马周点头道,“但码头现在是越王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