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样的功能,更结实且能循环使用。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也有蒺蔾类似的功能,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填平护城河后,就到了攻城最关键的部分,砸开城门或攀上高大厚实的城墙。只要城门出现缺口,攻方大军就可以一拥而入。

    砸开城门,就需要用到重型武器。这类武器大致上可分为两种,近距离直接破坏型与远距离抛掷型。

    近距离的攻城器械以攻城锥为主、远距离器械则以投石机为主。

    投石机是这个时代最为常用的远距离攻城器械,它除了可以抛掷石块,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他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上油料裹在石头表面,点燃后抛向敌营,烧杀敌人。

    投石机的优点是是杀伤力大,射程远,缺点是精准度不够。

    往往攻方这边已经射了多轮,那边城门还完好无恙。

    通常这时,就需要用到攻城锥这种近距离超重型破坏器械,用来撞击城门、城墙,以破坏城池结构,从而达到攻城胜利。

    攻城锥的外形是一根巨大的圆木桩固定在四轮车上,以惯性通过桩头撞击城门。在突破第一层城门之后,士兵会一拥而上,攻击并摧毁第二道城门。

    在这个时代的攻城战中,攻城方统帅都会采用近距离重型武器与远距离抛掷型器械相结合的办法。

    蒙元帝国西征欧洲、攻打基辅城时,就采用了这种战法。

    他们先在城池的四周架上投石机,昼夜不停地抛射石块及燃烧物、轰击城墙,同时,攻城车上的尖锥不断撞击城门。

    基辅人拼命往下射箭、扔石头,但这些常规反制手段,只能打击到一些试图攀爬云梯登城的蒙军,对扭转战局毫无帮助。最终,蒙古军依靠重武器远近结合的方法摧毁了城门,大批蒙古骑兵冲进基辅城,大杀特杀。

    在世人的固有印象里,骑兵是野战之王,是不善于攻城的奔比。但有了攻城锥和大型投石机后,骑兵也就拥有了和步兵一样的攻坚能力。

    这也是蒙古铁骑能够横扫欧洲的核心原因。

    没有城池能够阻挡住这样的攻击。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