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naiqi.app,最快更新!无广告!

    “御史台必须独立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其它官场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监督百官!”

    垂拱殿中,宁复神情坚定的道。

    当初赵煦在世时,宁复就向他提过这个建议,监督权必须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这样才能更好的实行监督的职责。

    只不过赵煦担心这种改动太大,会影响到朝堂的稳定,所以最后并没有同意。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御史也是官员,同朝为官,肯定会与其它官员产生交集。”

    章惇却摇了摇头,觉得宁复的话根本不现实。

    “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以后御史台一系的官员,由朝廷独立选拔,升迁调动也与其它官员不同,甚至御史可以做为一类特殊的官员,由朝廷专门培养。”

    宁复再次道。

    “若是这样的话,势必会让御史一系的官员与现在的官员对立起来,恐怕会挑起官员间的内斗啊?”

    章惇再次担心的道。

    “朕任命官员是让他们治理国家的,而不是让他们相亲相爱的,而且若是官员之间一团和气,朕反而要睡不着了。”

    宁复却毫不留情的道。

    其实关于御史这一类特殊的官员,以前也同样不受人待见,因为御史可以风闻奏事,不用讲任何证据,而且御史是唯一不受宰相任命的官员,所以御史与宰相处在天然的对立面上。

    可以说每一任宰相上任,都会受到御史的弹劾,哪怕是扑风影,朝廷也不会怪罪。

    但御史也只有这点职权,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的权力,这也造成了御史的监督权过小,无法对官员形成有效的威慑。

    所以宁复现在决定将御史独立出来,并且增加他们手中的权力,但也解除了他们风闻奏事的权力,上奏必须要有证据。

    当然御史的权力也随之增加,可以对官员展开调查,甚至连宰相他们也有权监督,而这显然会触犯许多官员的权利,所以章惇才会如此谨慎。

    不过宁复却铁了心要推行这件事,毕竟大宋的官员,特别是文官太缺监管,导致官员贪污受贿之事时有发生,甚至把持一地的大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