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除此之外,还有恒星计算机星系的护卫舰队,也会直接“工地”上迅速增长的资源来建造。

    舰娘资源系统的物质转化效率是无限接近100%的,所以工程开工之前,整个建设的过程中,以及最终建设完成之后,现场所有材料与建成事物的质量总和,本来应该是基本不变的。

    不过海量的工程设施、防卫舰队,以及行星计算机、休息用宜居星球,再加上所有设备的能源,也会占用相当数量的资源。

    所以,工程最终完成之后,除工程设施等各种副产物之后,实际建成的恒星计算机本体,加上内部剩余的恒星,这个系统的总质量,大约会降低到与太阳基本相当的程度。

    当然,内部的恒星本身的质量,应该会降低一大截,应该会从黄矮星直接变成橙矮星了。

    远望二号带领的团队,用了差不多一整年的时间,完成了行星计算机的图纸,行星计算机建设随即开工。

    第一批行星计算机的建设,用了差不十二年的时间,各种测试工作又持续了四年,最终在项目启动后的第十七年完成。

    此时,恒星计算机本身的设计,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在行星计算机建造和测试完成之后,又根据经验做了两年多的修改。

    最终,在项目开始后的第二十年,恒星计算机本体的建设工程,终于正式启动。

    工地上的各种工程设施,数量已经多到了遮天蔽日的程度,行星、星球、常规工程船的数量,比预计的还多造了五倍。

    资源转化和储备设施直接达到了一亿座,生产各种设备和资源转化储备持续了二十年,让恒星的质量已经降低了十分之一。

    现在终于可以将储备的海量资源释放出来了。

    按照远望二号的最新设计,恒星计算机的主体,可以大致分成四个组成部分:

    框架结构、计算主体、居住空间、舰船系统。

    框架结构,顾名思义,是计算机本体的支撑结构,所有设施都要依赖框架结构的承载,相当于电脑机箱。

    计算中心,是装在框架构成的内部空间里的计算机主体,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真正核心,相当于电脑机箱内的硬件。

    生态空间,是依赖恒星计算机庞大的框架结构建设而成,贯通式大型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