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些工作,未来也好过来投奔自己。

这么一想,段勋突然就想到了,外面还有很多上学的四川学生。这些在外面上大学的四川学子,可都是人才。现在不拉拢他们,什么时候拉拢他们。

因此又道:“表老,你看这样如何。我私人出一笔钱,在北京、天津等地成立一个助学金。专门资助我四川的学生在北京和天津求学。这些学子在外学习不容易,可不能因为钱的问题,耽搁他们学习知识。”

“太好了。省长,我代表这些四川学子感谢省长。”

张澜非常高兴。

段勋这个武夫出身的省长,如此重视学生,如此重视知识,让张澜岂能不高兴。段勋摆摆手,道:“表老,你在我四川认识人多。你帮我选一个人,负责这笔钱。一定要做到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担任四川督军和省长,每年都有不少的薪水,我全都拿出来。如果我四川学子想要留学,也要大力资助。知识改变国家,这些知识青年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好。”

张澜对于段勋是越来越满意。虽然是自己并不喜欢的北洋军出身,但和段勋接触之后,段勋一点都不让人反感。

“对了,表老,你认为他这个建议如何?”

“我认为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以前大家都不在意这些,认为种田还需要学习吗?可是真不是如此。听闻现在国外对于农业研究的很多,农业专家也非常多。甚至还有一种叫什么磷肥的化肥,可以大大增加农业产量。可是在这方面我们中国就落后很多。说实话我从事教育多年,可是我那么多学生,真让他们去学习农业,估计还真没有人愿意。因为在我们这些学生眼中,农业虽然不是下贱的行业,但也绝对不是他们这些读书人该干的行业。这种观念必须要革除。”

段勋点点头。

张澜真的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不要说是学习农业,就算是很多理工科也没有兴趣,认为不是读书人该干的事情。可是张澜已经四十多岁,还是接受过满清教育的人,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强。没有那些读书人的清高。

“表老,你说的很对。”

不过段勋叹口气道:“可是开办农业学校并不容易。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几乎没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