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普遍看不起学技术的,看不起学农业的。

这是中国教育界现在存在的问题。

不过也就是张澜。

如果这个学生的信来到段勋的督军府,段勋督军府的工作人员可不会把这种信交给段勋。段勋一天要处理的事情多的数不胜数,要看的文件堆得跟山一样。

哪里有空看一个学生写的信。这种信一般都是督军府下面的工作人员拆开看看,除非真的是非常紧急的事情,不然根本不可能来到段勋手中。

还好是张澜,还亲自看了信。

“省长,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此子才十九岁,刚刚毕业巴县中学没几个月。”

“还是一个神童。”

段勋忍不住再看了看这个信件,然后忍不住道:“果然是神童,一个只有十九岁,刚刚毕业中学的学生,竟然有如此的视野、如此的文采,而且还如此忧国忧民,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到底是谁?”

“这个学生名叫胡鹤如,字子昂。他的父亲是清末的入学补廪,家中有承继祖业的一小片田地,租给了其他人。父亲以教书为业,家里比较贫穷。而且他们家是七个兄弟姐妹。”

“不错,不错。”

蜀中神童。

真的是一位才子。十九岁能够看到农业的问题,能够建议政府开办农业大学,这种不同于一般读书人的视野,就已经让段勋颇为惊讶。

“他现在干什么?毕业中学之后,要干什么?”

“说是要北上求学,估计要去北京上学。”

“好。年轻人就该如此。”

段勋想了想道:“既然家里困难,我私人赞助他上北京求学。此等人才是我四川的福气,不能因为家里的原因,影响学业。我还希望他学成归来,为我四川做出贡献。”

“那我为这个学生感谢省长的慷慨。”

“表老,你这是取笑我。我虽然是武夫出身,但我也知道知识改变国家。我们国家想要发展,正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为他们尽一份力,也是应当的。”

虽然还年轻,但未来必定是栋梁之才。提前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