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bbqs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哞……”

    公牛已被人牵走。

    随同来巡视的官员却还在对它指指点点,议论不停。

    “这头牛倒真是雄健,鼻镜方圆,肩峰高大。”

    “西镇牛,好牛种,那头母牛则是荆湖的水牛。王上说,试试用杂交之法以改良畜种,提高畜产。”

    奚季虎对此颇感兴趣,很快便参与进这话题。

    “你们帮牲畜试情?”

    “咦?你这江南来的官员也懂放牧?”

    奚季虎道:“当然懂,连北方胡羊我们江南人也能栈养。只说临安有个牛羊司,隶下有供应所、乳酪院等,负责祭祀与宫延享宴的牲畜,其下栈养牛羊,每一存栏出羊三万余口,每年宫中享晏,食羊十万口。”

    “哦?江南畜牧如此厉害?”

    人群中竟还有一蒙古人站出来,操着汉语道:“我不信,宋国养牛羊还能养得过我们草原人?”

    奚季虎道:“浙东、福建系出产牛去处,我家乡祭神,一次杀牛数千头。”

    “栈养牲畜,疫病怎么办?”

    “……”

    李瑕重新回来时,听到的便是这般的谈论。

    听奚季虎说来,宋朝的相畜、饲养、品种改良和繁育、兽医技术等等都十分成熟。

    江南大量栈养禽畜,还有一套完备的防瘟疫的机构,如药蜜库、牧养上下监、医马院等。

    奚季虎随口提及畜病治疗的书籍便有四十余种。

    其实宋的农牧业非常发达。

    甚至南渡前的一些农具、书籍已经失传了,可以预见若按历史的走势,其后百年间或许会有更多的农业技术失传。

    李瑕不由在想,若没有被战火打断,若没有逐渐腐朽,宋能否在农业上有质的突破。

    类似于先有了英国农业革命、圈地运动,才有工业革命,而有了工业基础,才能谈其他。

    民以食为天。

    农业才是立国之根本。

    李瑕虽不博学,但这毕竟是课本学过的东西,-->>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