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naiqi.app,最快更新!无广告!

    帅府后院。

    “高姐姐,找到成例了。”

    韩巧儿这般了一句,捧着一本书,脆生生念起来。

    “孝宗皇帝乾道八年,召颁武举之法于四川,令四路帅臣、宪漕、知州军监、钤辖、路分及寄居侍从以上,每举各保一员,而兴元府、利、阆、金、洋、阶、成、西和、凤州各保三员,较其艺能,命之以官而任使之。”

    高明月看了一眼,先是拿出一张图纸,核对了这些官名、地名,提笔标注好。

    这是她给李瑕整理的各种资料,她最知道李瑕的习惯,不喜看那些繁琐的文字,喜欢用图纸记资料,以一目了然。

    之后,她拿出稿纸,提笔开始拟奏疏。

    案上还摆着李瑕给的一份名单,是他近期要举荐的一批低阶武职,从指挥到副统制数十人。

    起来是简单的事,但写在奏折上却有极多需注意的。

    如何措词、如何不让朝廷怀疑是在军中安插私人、如何显得恭谨……

    余玠为何引起朝廷猜忌?

    仅仅就只因为“凡有奏疏,词气不谨。”

    要罢免一个蜀帅,这就够了。

    都不需太多罪名,态度不够恭敬,管你功劳再大,身死抄家而已。

    这方面,吕文德是个反例,世人他跋扈确是冤枉他了,连官家都评他“素负忠赤”,恭谨、赤诚。

    李瑕则像余玠,傲上而不矜下,为帅之大忌。

    他对写奏折的行文是满不在乎的态度,会了一句“顿首再拜”,每次都是“顿首再拜”,看着便觉敷衍。

    李瑕亦没心思这些,因此奏疏如今已全交由高明月拟笔。

    高明月便细腻了太多,每奏事,先找成例,以示对朝廷陈纲旧例之敬畏……

    这篇奏疏拟好,她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放在一边。

    韩巧儿探头一看,夸道:“高姐姐字好漂亮啊,回头李哥哥一抄,字又是杀气冲冲。”

    “就你嘴甜,我们来拟下一封吧,是讨要金银铜钱吗?”

    “嗯嗯,爹,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