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锦绣文学)www.580b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魏正光五年八月初八,洛阳城郊西行寺。

    厢房外竹影萧萧,略有枯萎的夏荷在池水中轻轻摇曳。寺庙厢房内一老一少正相对跪坐,案几上地图札记堆积如山,少年埋头奋笔疾书着。

    “问我去何节,光风正悠悠。兰华时未晏,举袂徒离忧。”干瘦的老者捧着书笑道:“如此易于伤怀,南朝这位萧皇帝可真是菩萨心肠。”

    对面的少年头都没抬,嗤笑了一声:“萧衍去岁水淹淮南十万户的时候可不见他有什么菩萨心肠,他的菩萨心肠只对高门大阀、自家子侄才有。”

    老者名为郦道元,现任北魏河南尹,正是洛阳城的行政长官。此时郦道元含笑不语,看着眼前埋头修书的弟子,满是欣慰。

    少年乃是北海王元颢的庶子元冠受,郦道元本来对收皇族为弟子是不情愿的,原因无他,与亲王交往过密是为官大忌,尤其是像郦道元这种当世被誉为“酷吏”,依律执法铁面无私的名臣,更是要不群不党才能在贪腐盛行、烂到骨髓里的北魏官场中立足。

    可一方面架不住北海王元颢的请求,另一方面这孩子确实惊艳,十几岁的少年,允文允武不说,从未出过洛阳城,可阅历却与他这种踏遍大江南北的人有几分相似。无论是人文地理,还是军略政论,都和他有非常多的共同话题。几年下来,郦道元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真正将元冠受当做了关门弟子看待,让其共同修撰《水经注》。

    如今《水经注》四十卷已经修成,只剩删改等琐碎细节,郦道元也算是放下一桩心事。毕竟于文人而言,著书立说的重要性还在传道受业之上。

    “冠受,今日就修到这吧,该去用斋饭了,也不知饭头僧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勾得我馋虫动了。”

    郦道元闭眼使劲嗅了嗅窗边空气中的饭香,招呼元冠受。

    元冠受笑着应允,放下笔昂然起身。跪坐时不觉得如何,可待他起身,郦道元才发现,元冠受又高了些许,几乎与金漆立柱上的金刚力士持平。需知那金刚力士为显佛门威严,画得高大雄壮,已近八尺(本书度量衡采用梁表尺,即祖冲之制定《大明历》所用表尺,一尺为23.6105厘米,八尺约合188.8厘米)。

    “我收你为徒时,你才这么点-->>

上一章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