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锦绣文学)www.580b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个节目,主持人功效各不相同。

    或是成为桥梁,带人渡河,或是成为润滑油,保证运转,或是工具人,观众的眼光只在嘉宾身上,亦或者,吸引所有人的眼球,成为全场最靓的仔。

    导演要求两人掌握个度,各大卫视上有说法,有书法,有健康等各种科教节目,主持人们多数都不是专业出身,根据台本,死记硬背。

    效果嘛,只能说一般,出了那个小圈,就不一定懂了。

    郑秋曼是东安一姐,肖一若是潜力股,如果只是为了主持而主持,没必要请出二人,太浪费了。

    唱歌跳舞外语,包括古玩,对于主持人来说都是加分项,你不懂,再怎么装迟早都会露馅,你要是懂,观众朋友肯定能看出来。

    肖一若虽说是民间队队长,正常情况,是不加入鉴定,负责解说。

    两边选手的口才与他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在鉴定期间,他主要来讲述如果物品是真实,会具备什么特性云云,不至于冷场。

    节目组比较搞怪,为了增加效果,特地打造了个透明玻璃制成的玻璃房。

    四四方方,里头罩着台子。

    此时,第一位宝友正站在主持人中间,他带来的东西比较奇特:五丸牛黄丸,民间队的八字胡邓老板率先进入隔音房进行鉴定。

    “87年的,这药丸比肖一若年纪都要大,是怎么来的呢?”

    物品来历很重要,保不齐有人拿来的赃物,工作人员筛选之后,肯定没问题,不过还是得和观众交代。

    鉴宝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上班族:“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不少这东西,因为爷爷是个郎中,记忆中,半夜经常有人来敲门。

    爷爷披上衣服,提上药箱,打着手电就出去了。”

    肖一若举起话筒:“提醒一些年轻的朋友,手电筒是在八九十年代家中必备的家电之一,年轻人估计不知道,郑老师...”

    郑秋曼眨眨眼:“我也不知道。”

    说完不太自然地撩了撩头发。

    现场传来一片笑声,导演满意地点点头,主持人的爆发力说的就是这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