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已经将丑话说到前面了,以后遭遇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要怪我事先没给你讲清楚。

    后来,嬴渊的这番话,被华夏人广泛应用于外交语言当中,每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大秦或者后世之华夏,就要开始对敌人动武了。

    由于这句话逐渐在未来被扩大影响,也被世人称之为宣战之前的警告。

    潼水。

    蒙毅接到冠军侯的指示后,开始与赵军进行新一轮的友好商谈。

    这一次....

    两边差点没有打起来。

    部分人都已经打算拼命了。

    一开始,赵使听到蒙毅要主动商谈时,心中是十分高兴的。

    暗想他还是懂些规矩,不至于让自己这几日白等。

    可是,在会议中,蒙毅明确指出,大秦疆土,不容有失,别说十五座城池,哪怕是一步之地,都不可能割让给赵国,还对他们做出最后通告,三日之内,必须将函谷关四周将士全部撤出,然后退出秦境,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赵使听到这番话,神情异常古怪,脱口而出道:“蒙毅,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你难道不清楚,我们赵国的军队,已经视函谷关为囊中之物了吗?一旦开战,你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吗?”

    他很难理解,本来和谈进行的好好的,为什么秦国突然变得强硬起来?

    “贵使,稍安勿躁,总之,我大秦的意思,已经向你转达了,至于是战是和,全在你一念之间。”

    言尽,蒙毅缓缓闭上双眼,似在等待着他的答案。

    但是这件事情,他又不能独自做主。

    毕竟,赵军长途跋涉、历经千难万险,才打到函谷关,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要就退兵?

    于国如何交代?

    于那些战死的英灵,又当如何交代?

    他冷哼一声,“既然如此,也请蒙兄稍安勿躁!此事,在下还需要与李牧将军商谈,等得出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