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深夜,殿外大雨磅礴。

    殿内灯火通明。

    嬴政端坐在众人跟前。

    盖聂矗立在侧。

    李斯、芈启、蒙毅等人接到王诏,急匆匆来到殿里,皆是面色凝重的站立着。

    唯有嬴渊坐在蒲团之上,脸色同样也是异常凝重。

    如果光是姬无夜这个事情,其实,本不需要这么多人来此。

    可是,就在刚刚,函谷关那边传来战事告急的声音。

    由于桓齮的指挥不当,导致王翦大军越过山道,绕至函谷关后,此刻,边关正面临着左右夹击的险峻局势。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情都异常沉重。

    函谷关对于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约有半刻功夫,无人出声就此事发表意见,最终,还是嬴渊率先说道:“早在此之前,臣弟就曾派人告诫过桓齮,王翦进军潼水,乃是故布疑军,可他还是没有听从臣弟建议,依旧执意派出大军,去固收潼水。

    从而导致函谷关山脉一道无人据守,被敌趁虚而入,现如今,唯有增派援军,而且还要快,丝毫不能有所耽搁。”

    话音刚落,李斯便开口道:“侯爷,之前无敌来犯之时,函谷关附近山脉,从无守军,此番赵军忽至,实属意料之外,而且,曾经函谷关遇战时,也从来没有敌军行此险棋,我看,此役,不怨桓齮将军。”

    桓齮是嬴政看好的将领,他自然要为其开脱。

    不过,嬴渊从一开始,就不太看好桓齮,“长史!治理家国,你确实有一手,但是这战事,你还是一窍不通。这个桓齮,刚愎自用,从一开始,自以为仰仗函谷关天险,便小觑了对手,岂不知,那可是李牧!

    战前失利,按照秦律而言,不管什么原由,都要受到处罚,而且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函谷关的危难,臣弟以为,这件事情,必须要快,一旦函谷关有失,臣弟只怕,其余各国,也会有异动。”

    “可是桓齮将军...”李斯还想为其争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