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锦绣文学)www.580b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余俨一样,反应到如今交锋的真实双方的,自然不少。

    于是,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都落在了最前端的工部尚书陈循身上。

    面对着这神色各异的注视,陈循倒是老神在在的,并无丝毫异样。

    他既然敢做,自然不怕被人看出来。

    在众臣的眼中,陈循是一个饱读诗书,稳重谦逊的大臣。

    但是事实上,只有真正和这位老大人确确实实共事过的人,才会明白,陈循其实是一个谨慎中透着一股闯劲儿的人。

    当初内阁新晋成立,他为了举荐阁臣的权力,和王翺发生冲突,甚至敢在经筵之上,给这个新任的首辅难堪。

    其后,在内阁的状况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又敢毅然脱离内阁,转任排名不那么靠前的工部尚书。

    刚一到工部当中,在并不熟悉实务的情况下,敢于接下修筑大渠这样重大的工程。

    该激进的时候,陈老大人从不犹豫。

    但是,激进归激进,他只是敢于冒险,并不是鲁莽。

    不错,朱鉴昨天晚上的确来找过他,或者更准确的说,在更早之前,太上皇从宣府起行准备回京的时候,朱鉴就在信件当中,跟陈循提过这件事情。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隐约有着太上皇的影子。

    但是,他还是愿意在朝堂上帮助朱鉴,和之前的所有事情一样,今天的局面,陈循也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考量。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东宫出阁备府,是一体的流程,这个流程无论对于朝廷来说,还是对于朝堂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从朝廷或者社稷的层面上来讲,东宫出阁意味着储本已经安定下来,从政治意义上讲,太子会频繁的出现在朝局当中,即便如今的太子,只是一个三岁的娃娃,也不例外。

    而从朝堂的角度来说,太子出阁,意味着清流科道的狂欢。

    从龙之功,可遇不可求。

    人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经验,虽然历史上皇位斗争血腥频繁,但是实在的说一句,大明开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更易太子的情况。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