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书房后,韩东看着黄飞鸿,发现他一脸严肃,心里纳闷,怎么了?难道还记着林世荣那憨货的事?

黄飞鸿让韩东坐下,自己也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都坐好后,黄飞鸿沉吟了一下,对韩东说道:

“阿东,你是留洋归来的,对洋人熟悉,你说说,这洋人在我们华人的地方还要待多久?”

韩东明白了,黄飞鸿这是忧国忧民的情绪爆发了啊!

这个时代的华人,几乎所有人过的都是行尸走肉般日子,如同鲁树人在呐喊里描述的那样。

但华国这么大,总是会有些保持清醒,胸怀天下的仁人义士在忧国忧民!

只是,一方面限于时代,另一方面,当今华国,也确实面临五千年来所未有的动荡,在这场历史大变革的开头阶段,几乎没什么人能看清华国的未来。

这个时期,即使是华国最前沿的开明之士,都不知道华国的未来该怎么走,尚处于迷茫中,如同黄飞鸿这样。

历史上,也是从几年后的公车上书开始,一批批的华国仁人义士们以身赴国难,舍生忘死,用血和激情燃烧国人,最终才开启民智,有了后来的强盛新华国。

看着黄飞鸿凝重的表情,韩东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黄飞鸿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什么洋人在华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欺压百姓什么的。

可华人的问题,从来都不在外部,事实上,对华人最狠的,最不把华人当人看的,恰恰是华人自己!

一句宁与友邦,不予家奴,道尽了权贵和上层的心态!

虽然韩东知道历史,了解当今华国最需要什么,最应该做什么,可他能怎么办?他只不过是个过客,一年期满后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过客而已!

叹了口气,韩东说道:

“师父,洋人是不是在华国待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啊!”

“我们自己?”

黄飞鸿重复了一遍,喃喃自语,看着韩东说道:

“怎么说?”

“我华国历史上并不是没有洋人来过,唐朝的开元盛世,在长安城的洋人还少么?”

看着黄飞鸿的眼睛,韩东说道:

“当时,上百个国家的人来到长安,各种肤色洋人俱全,白人,黑人,黄头发,绿眼睛的,多了去了!”

“可那又怎么样呢?那些洋人来到大唐,不都得老老实实的按照大唐律法生活,谁敢在大唐的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