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锦绣文学)www.580b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大唐制造一个热气球,到底有多困难?

    看看李靖和长孙无忌,两人干裂的嘴唇就知道了。

    孔明灯,这个营地里的所有人都知道。

    竹篾扎个框架,周围再糊上纸,搅和点松脂,点火就能上天。

    这两天,在这个小小的营地里面,已经放飞了不少。

    让整个长安的南原,就像是过年一样热闹。

    可孔明灯是孔明灯,载人上天的热气球,总不能也用纸糊吧。

    用屁股想,都不行。

    一阵大风就能给它刮破了。

    就算是用再结实的纸,难道天上飞的鸟儿还会撞不破?

    这种纸糊的热气球,谁敢坐着上天?

    无奈之下,就只能选择其他材料做气囊了。

    可这个时代,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除了纸,也就只剩下麻布和丝绸了。

    可麻布粗糙,孔大,沉重。装上一包泥都能给漏出来,更别说是装着热气儿上天了。

    现在,就只剩下丝绸一种选择了。

    丝绸里面,也有许多种类。纱、绫、罗、锦、绮、绸、缎,等等等等。

    试验了好半天,才勉强找到了一种结实紧密,能鼓起风来的丝绸。可这“孔明灯”放大以后,光是丝绸的重量,就能压死人。勉强鼓起起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根本就说不上能飞天。

    后来,直到一个南方官员,说起了下雨打伞,这帮人,才想到了给丝绸制作的气囊里面,贴上一层油纸。

    有这层油纸在,才让气囊真正的能够漂浮起来。

    气囊算是解决了,但另外一个拦路虎,又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无论是丝绸,还是油纸,都是易燃品。

    大火炙烤之下,用不了多久,下面的火口处,就会被油脂点燃。

    这帮人想尽了办法,也解决不了。

    直到陆然,给了一个明矾水浸泡的方法。

    明矾的燃点比较高,有它保护丝绸,才解决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