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不死,则越人不会真正臣服于大王,所以勾践一定要杀!”伍子胥神情坚定的说着。

    夫差疑惑地道:“越国已灭,他们还有什么好执着的?”

    伍子胥肃然道:“勾践就是他们的执着,那些越人会觉得君王尚在,复国有望,哪怕臣服也只是表面,只要勾践登高一呼,立刻就会群起而拥之,倒戈相向,成为我吴国的心头大患。”

    被伍子胥这么一说,夫差亦有所动容,他好不容易才攻下越国,为将来鼎顶霸主做准备;如果越国复起,对吴国来说,将会是致命的打击,这是他绝不愿见的,但杀勾践……

    伯嚭将夫差的犹豫与迟疑悄悄看在眼里,拱手道:“大王,臣以为相国此言差矣。”

    夫差诧异地道:“太宰有何见解?”

    “越王已经归降为奴,纵观历朝历代,皆有不杀战俘的约定,大王若是杀之,天下人必会觉得您残暴不仁,有碍大王英名。反之,留着他则会让世人觉得大王宽宏大量,乃是一代仁德之君。”

    伯嚭这番话正中夫差心坎,当即颔首道:“太宰所言甚是有理。”

    见夫差赞同伯嚭的话,伍子胥心中不悦,冷声道:“乱世当道,诸国都在想方设法消灭他国,扩张领土;大王切不要听信庸人之言,更不可存妇人之仁;勾践――必须杀!”

    伯嚭当然知道伍子胥口中的“庸人”是指自己,涨了脸道:“伍子胥,你不要欺人太甚!”

    伍子胥扫了他一眼,不屑地道:“本相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你要是听不入耳,可以离开,没人拦着。”

    伯嚭气得说不出话来,夫差怕他们闹僵,连忙打圆场,“这不是正在商议嘛,有话慢慢说。”

    伍子胥拱手道:“请大王即刻下旨,处斩勾践!”

    伯嚭不甘示弱地道:“勾践不可杀!”

    见伯嚭三番四次与自己做对,伍子胥不禁心头火起,恼声道:“你如此帮着勾践说话,到底收了越国多少好处?”

    伯嚭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扑倒在夫差脚前,涕泪俱下地道:“臣之所以不赞同杀勾践,皆是为大王与我吴国的千秋霸业着想,未有丝毫私心杂念;不曾想竟被伍相国说成是臣收了越国好处,这话要是传出去,臣还怎么在朝中为官,求大王为臣做主。”

    夫差也觉着伍子胥的话有些过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