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步度根一点尊严都没有的吗?”看着步度根那边的回复,王允对卢植吐槽道。

    对于刘韬和步度根来说,大概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但对于下面来说,王允这个户部尚书,以及卢植这个吏部尚书,显然是最辛苦的。

    吏部还好,最多是挑挑拣拣,好歹把一个县的官员给安排到位,实在不行先军管一段时间,反正那边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多人在那边活跃。

    户部那边却是要安排人过去居住,总不能空城一座。好在各地听到消息,偷跑过来的百姓不少,陆续又来了好几万,问问他们去不去,去的话也不需要劳役了,直接分配土地。

    随着各地加强对家丁和百姓的监管,能逃过来的人越来越少。

    其实某种程度来说,户部也是松了口气,安顿这些人,可要花费不少物资……

    面对一大堆的数据,说真的王允都觉得头痛无比,没想到给刘韬管家那么难。然后不得不感慨,荀彧的确是个人才,难怪一直被刘韬那么看重。

    如果不是年龄摆在那里,户部尚书,甚至中书令绝对是他的。

    不到三十岁的中书令,换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再年轻的三公,怎么都要五六十岁。

    “你说那步度根……”卢植想了想,“是想要和我们开战,还是一片草场?”

    “就是一片飞地,还要过了阴山才能到达……”王允叹了口气,“换了以前,少不得要据理力争,劝陛下不要好高骛远。”

    现在不行,实在没办法那么劝。冬季防寒的手段,每年都在进步,云中那片区域,百姓生活得都很舒服,冬季老人和孩子的折损率也下降到历年最低。

    最穷的人家,官府会记录下来,在冬天东去一些煤炭,至少不让他们在冬天冻死。

    而且云中到处都是工作,到处都要人,只要勤奋,打一份零工,怎么都饿不死。所以真的能冻死饿死的,用当地的话来说,那真的是‘死不足惜’了。

    其实扣除这些牢骚,王允还是很激动的。哪怕是武帝时期出兵,也只是扩张到云中和朔方这片区域。

    打过阴山,在阴山那头建立据点,如果不是看现在江河依然支离破碎,那绝对是开疆扩土的盛事。

    最重要的是,陛下能让冬天不再寒冷,让百姓可以逐渐适应在寒冷的地方居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