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结束,按照四人的文笔,本来都不符合刘韬的意思。但说到底,他那个目光,估计整个华夏也没几个人能跟得上。

    排名终究还是要排的,最后法正自然是状元,顾雍榜眼,黄叙和孙匡并列探花。或许,这次科举,是大汉建立之后,唯一一次出现双探花的情况……

    毕竟下次科举,总不能最后进士及第的,还是四人吧?!

    四人连带着其他十几个进士出身的考生,自然也分配到了六部担任郎官,先从最基本的文书工作开始做起,熟悉一下衙门的运作,过个三年考评没问题,再一步步提升。

    “话说衙门的工作都那么多的吗?”真正来到衙门,很快四人就开始面对社会的毒打,顾雍看着成堆的文件,只觉得头大。

    “如果其他几部的话,或许压力还没那么大,可谁让你来的是我们户部……”荀彧笑道,顾雍这个年轻人,经他简单考校后,发现潜力很不错,所以打算重点培养。

    荀彧此刻已经是户部侍郎,距离尚书也就五年的事情,在顾雍面前,可以算是老前辈。只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两人的年龄,其实相差只有五年。

    从龙之臣,顾雍也不得不感慨,这锦上添花的,的确比不上雪中送炭。双方相差五年,才学按说也差不到哪里去,结果身份却差距那么多。

    三四年前,记得刘韬还征辟过他,当时他,主要是家里不看好一个区区云中太守。同时也是故土难离,家里人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县令的身份,自然不想轻易离开。

    现在他是没有颜面,去提征辟的事情了。科举考试已经开始,以前的征辟全部作废,以后想要在大汉出仕,那么只能参加科举!

    就算考了科举,也只能从郎官,或者地方官开始当起,果然机遇这东西,错过就没了。

    “还请侍郎赐教!”顾雍只能乖乖询问,面对这个只是大自己五岁的上司,不敢放肆。

    “并州下个月开始重新划分各州各郡,同时在其上设置一个府。其中牵扯到大量的调动,行政区域的划分,还有官员的调动。

    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么雍州的设立也需要我们参与,最后就是司州和凉州一直在请求调配物资。以及今年各州的粮食生产……”荀彧一个个算下来,“于是户部的工作,会比其他各部,都要忙一点点。”

    长官,你是不是对一点点有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