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塔莫尼卡商业广场前,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向着影院走去,其中有个手拿《洛杉矶时报》的人,正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向同伴诉说着娱乐版头版头条的那则采访报道。

  “你怎么看待影评人对《**日》的抨击?”

  “纵观电影业近二十年的历史你可以发现,影评人总是喜欢攻击大众喜欢的电影,以此彰显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喜欢攻击那些在电影上大获成功的人,随便吧。”

  “这么说,杜克,你不在乎影评人的抨击?”

  “为什么要在乎?莎拉小姐,我问你一个问题,北美的职业影评人大概有多少?”

  “三百多人吧。”

  “那有观影习惯的影迷呢?”

  “总有四五千万甚至更多吧。”

  “那问题就很简单了,作为一个导演,我首先要考虑几千万人的观影感受,还是几百个影评人的观影感受?据我所知,《**日》的影评人综合评分只有3.1分,而观众好评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六,这是十万名参与调查的普通影迷给出的评价,我应该重视谁?”

  “这么说,你不认可影评人的抨击?”

  “为什么要认可?影评人仅仅代表他们自己而已,能代表观众吗?他们的口味总是与观众背道而驰,我为什么要在乎他们的抨击?在这个世界上,电影业存在的基础是为数众多的普通观众,而不是一群整天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人的职业影评人!这个行业没有了观众必然崩塌,没有职业影评人,仍然会向前发展,甚至发展的更快!”

  快走到影院前的时候,年轻人结束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将报纸收进包里,看向周围的同伴。

  “我觉得杜克的话非常有道理,观众才是电影业的基础,没有了我们这些观众,电影业还能生存?”

  “是啊!”有人附和,“从杜克的话里。能够听出他是考虑观众感受的导演,而不是那些被影评人吹捧,却总是拍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的导演。”

  “影评人和观众谁重要?”又有人接口。

  “当然是我们观众!”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本来看了昨晚罗杰?艾伯特的节目,我还有些顾虑。”最开始的那个人说道,“以为《**日》真的是烂片,现在才发现只是影评人口中的烂片,原来观众评分那么高,为什么影评人不提这一点呢?是怕丢人吗?”

  “你没听说过一句话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