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有了决议,但并不急于表态,缓缓的道:“此事再议。”

    不过了解朱棣的郑和和道衍两人,已经看出了他的态度。

    见状都暗暗凛然。

    两人谁也没想到,黄昏这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让陛下做出这么大的决心,要知道组建一支数万人的无敌舰队去出使西洋,绝不是几句话的事情。

    动用的人力、财力,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做的好。

    青史留名。

    做的不好。

    遗臭万年。

    但两人心中又明白,这件事之所以能被黄昏说成,两个重要原因:建文帝的生死是陛下的心病,此病不除,他一日不安;再有便是朱棣恰好就是这种君王,黄昏恰好勾动了他的壮志雄心而已。

    郑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某一次黄昏似乎说漏嘴了,说过下西洋之事,现在也记不起他当时怎么说的。

    但此刻念想起来,郑和出了一身冷汗。

    黄昏此子着实可怕。

    他竟然早就在筹谋此事了,而且似乎知道此事一定能成一样,这个束发两年左右的青年,其心中到底有着怎样一泼汪洋?

    着实可怕。

    道衍想的更远,他隐然有种感觉,未来的大明,只怕会出现功高震主的困局,只是转念一想,以朱棣的能力,断不会让这种状况出现。

    怕就怕……

    朱棣死后,黄昏还活着!

    想到这道衍多了个心思。

    他觉得有必要在今日事了之后,找个时机提醒一下朱棣。

    黄昏的心中则要淡然许多,他知道这件事其实不需要自己提醒,朱棣也会在永乐三年办,不过是提前了一两年而已。

    他也明白一个道理,若是自己表现太优异,在朱棣死之前,肯定是要弄死自己的,谨防他黄昏成为第二个王莽。

    但黄昏无惧。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