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六四五年的江阴,城中军民为了反抗“剃发易服”,举起义旗,依托城池抗拒百战百胜的八旗劲旅。他们不是大明王朝的正规军,装备匮乏、自备干粮,缺少训练,就是那种看上去便能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然而即便只是这样的队伍,哪怕只是乡兵,也敢和清兵在乡野之间战斗,互有胜负。

清军围攻江阴久攻不克,开始请求支援,清军的主力部队开始向江阴而来,以刘良佐部作为先锋,陆陆续续加入江阴攻防战,只不过这些清军实在与他们凶悍的表情匹配不上,在憨憨的江阴军民的抗击下,他们连城墙都登不上。

清军又寻求内应帮助,然而江阴群众宛如另一个时空的朝阳群众那般,火眼金睛附体,清军费尽心机找到的内应全都被江阴军民拿下,效率甚至比锦衣卫还高。城市固若金汤,军民斗志昂扬,城外的清军想要攻下江阴,只能付出尸山血海。

但孤城不可守,满清自兴兵于辽东以来,围攻而下的坚城壁垒数不胜数。江阴需要支援。

十五日,第一支援军靖江兵战清兵于城南,与清军接战,一触即溃......

海寇顾三麻孖率领船队来支援,战事不利,扬帆远去......

义阳王所部数百名僧兵来支援,战了几个回合,四散而去......

秀才金贡南,聚集乡勇四百多人,刘良佐派骑兵将他们截在周庄附近。金秀才的乡勇们全军俱没......

早在江阴攻防战一开始,江阴领军人物之一的陈明遇便命令程璧一行,在江阴城还未被四下合围时,及时离开江阴,尽一切可能为江阴城争取支援。

程璧不辱使命,为江阴的确争取到不少援军,无奈的是这些援军大部分情况下,面对清军皆望风而逃,少有勇敢的一部分和清军交战,旋即一触即溃,全都是起不到半点作用的援军,甚至在某些时候,还需要江阴城的军民前来救援.......

...................

为了躲避清军的游骑,程璧和随从只能一路小心谨慎,不敢生火做饭,绝不在某个村子留宿,用银钱换了口粮后便立刻撤走。当今乱世,沧海横流,程璧非常愿意相信他遇到的每一个村民都是忠勇之人,但是如果他真的愚蠢的相信了这一点的话,那么早在半个月前就-->>

上一章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