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乌卓有点不太高兴的样子,刘珏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凭刘珏的才智,她哪能不知乌卓心中所想……

    刘珏微笑地看着乌卓,说道:“乌卓兄,是这个样子的,我个人认为,允许通亲和建立学校私塾,都是有利于你我两国发展的,因为都两边都很有利,所以我才加了上去。”

    刘珏问道:“这又如何了?”

    刘珏听后,淡淡一笑,迅速回道:“乌卓兄,祖上的仇恨,那便是祖上的仇恨了,不该延续到下一代,我堂堂大汉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大国,汉人只不过是其构成的一大部分,我们拥有融合民族的能力,这是象征的进步的标识,若我们也有你这般思想,我大汉怎可能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顶多是一小撮汉人永远的驻留在黄河流域那一带罢了。这是你说的其一,其二,关于偏见问题,这个很容易解决,我们要求的和亲,并不是强制性的,据我所知,古往今来,有不少汉人女子出逃到胡厥,与胡厥儿郎私奔,亦有胡厥女子嫁到我汉地,寻求安稳平静,只不过因为你我二国的政策原因,他们无法成为合理合法的夫妻,我认为,只要消除这样的偏见,不会存在不公平的待遇。其三,你我本就以长久的和平发展作为打算,乌卓兄为何会说出突发战争会对两国不利的话?倘若你我二国交涉甚深,那还有打仗的必要吗?乌卓兄的意思是,只保留这一百年的和平,一百年后,依旧要入侵我大汉吗?”

    “王崇。”刘珏指着站在乌卓旁边一脸凝重地王崇说道。

    这个政策他压根就不知道,刘珏这是在乱扣帽子。

    乌卓看了他们二人一眼,心里其实是有些烦躁的,这政策一看便是刘珏提出来的,她故意把王崇拿出来说事罢了,好让自己同意。

    但若是让胡厥人接受了汉人的文化,与汉人通亲,那这样长久发展下去,胡厥人便可同化为汉人,再打起来,就不太可能了,此乃兵不血刃的拿下胡厥。

    谁叫汉人的文化比胡厥先进?办起学校来,只有汉人向胡厥人输送文化的份。

    乌卓拿不定注意,打算再拖一会儿,若是他真的同意了,以后的胡厥人,可都会成汉人了,要是让胡厥人学习到了大汉的文化娱乐,享受到了汉人的待遇,谁还会愿意去牧马练弓呢?

    她此话一出,堂上的文武百官皆是变了脸色,此话乃大逆不道,也就刘珏敢这么直接的开口问了,换成旁人,不被杀头才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