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有的时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它有一种魔力,有时短期利益与长期视野相矛盾,有时要快,有时要慢,有时仅仅因为对手的不同便使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应对方法。”

    “你问是我怎么办,是我的话,我会立即开始B轮融资,牺牲多一点股权,眼前看这么做亏一点,但能换得更多的发展资金,有些行业适合专心做,做好了就是海阔天空,比如需要研发的,有技术壁垒的。但有些行业不是这样,你没有时间好好布局上下游产业,必须要快速抢占市场。”

    温晓光摇摇头,“我有消息,凡客已经开始积压产品了,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你不在内部可能不太了解,他们的品质确实与我们有差距,而且已经开始劣质到让人不太能受得了的程度。这时候我们快、跟着他们的节奏反而容易出错,因为他们就是在闭眼瞎跳舞,除非有经验丰富的人把控。”

    黎文博端着茶杯的手一顿,微微笑了笑,“那你不需要我,胜负已分了、只要不犯错就赢了。”

    温晓光说:“有你可以快一点赢。”

    黎文博笑着一斜眼,这少年说话有意思,他摊手问:“你真的要把这个公司做到底吗?像是你这样的野心,又这么年轻,这必然不会是你的最后一次创业。”

    “你想听?”温晓光问。

    “我想听,如果真有的话。”

    温晓光心说你想听就好,他坐直了身体,翘上二郎腿,“我认为互联网的上半场结束了,年前我还用基本结束,但现在已经不用了,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个论断也不是我在做,行业内也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会到来,而且没什么疑虑,但有很多焦虑。”

    黎文博认真了很多,“焦虑?”

    “应该说非常焦虑,即使是BAT这样的大企业,因为谁也不知道下半场这戏该怎么唱,阿里在尝试进军无线,腾讯的qq用户、日活跃量都到达顶点,其实潜伏着盛世危机。”

    温晓光用手指沾了点水,在桌子上比划,“其实仔细想一下,他们三家是分别是连接了人与信息、人与商品、人与人,再想一下,商业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样东西,信息、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