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铁骑,横亘在临安、建康和安丰军之间。

    这一边,李道亲率十二万步军,强势碾压过江南西路,进入了江南东路的境内,速度之快,也是令人咋舌。

    让人想不通的是,叛军都已经碾压过江南西路了,临安这边才得到消息。

    有点匪夷所思了。

    不过考虑到李睿的轻骑军在前方开路,阻断了斥候,且江南西路本来就没什么兵力,这也就能理解了,不见李睿单独出击,横亘在临安、建康和安丰军之间后,临安这边立即就得到了消息。

    李道的兵力分上中下三路。

    上路自漳州出发,绕过洞庭湖,攻下江州后进入江南东路,剑指临安。

    中路从隆兴府出发,度过鄱阳湖,直指临安。

    下路从江南西路以南,挨着福建路和两浙东路的地境,攻取信州后,如一条毒蛇一般扑向临安。

    三路兵马,皆快如闪电。

    上路,是武冈军制置使王俊统率,兵力约在六左右。

    下路,是广南东路承宣使朱照,兵力约三万数千人。

    中路,由李道亲率,兵力约在三万六千人。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这都是吹的,加上临时征的兵马,最多不过六万左右的样子,哪可能有十二万大军——真有十二万大军,大宋的中央集权制就可以去死了。

    至于广南东路、荆湖南路、京西南路那些没有反叛的官员如今境况如何,大家都不敢去想,估计要么被关押,要么就是被乱兵杀了。

    荆湖南路、光化军、襄阳、广南东路必然已是腥风血雨。

    而林宗棠统率的光化军两万左右的步军,则死死的钉在襄阳,一则是阻断四川的勤王之兵,一则是牵制淮南西路的兵马——只要时机合适,林宗棠也会出击,进攻安丰军前往临安勤王的兵马。

    黑暗的乾道六年,就此拉开了序幕。

    情况不容乐观啊。

    和所有重臣一般,李凤梧的第一感觉,也是觉得棘手。

    赵惇会反,自己确实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道用兵太过犀利,这一手闪电战玩得之溜,即可媲美二战的希特勒了。

    但是……

    李道挥师东进的四万多兵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