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垂拱殿,李凤梧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尼玛。

    终于感受到伴君如伴虎的的恐惧了。

    刚才分分钟以为赵昚要将自己这个秘书少监撸了——确实有点吓人。

    话说回来,不就编修一部《诗荟》么,赵昚恁的动这么大气?

    搞得好像老子要谋反一般。

    究竟是怎么回事?

    史弥大那货在国子监混了这些年,懂的肯定不少,这个时候应该找他问问。

    史弥大并不在国子监。

    李凤梧便绕回秘书监,在著作局公事房里,见到了新任著作郎王抃,三十出头的清瘦书生,五官刚毅,只不过眼睛很小,眯缝着的小眼里透出丝丝狡黠。

    互相认识,交代了些许事务后,李凤梧拿出官家批奏的《私书印刻四策》,递给王抃,“按照这个四策条理,着人通告临安书商。”

    王抃看都不看,立即道:“下官这就去办。”

    李凤梧回头找校书郎梁介,却被告知梁介今日请了假。

    无奈之下,只得在签押房磨时间。

    钱端义等人看见少监一脸愁苦,心中得意非凡,显然李凤梧在官家那吃了瘪。

    并不奢望一次就将李凤梧搬倒。

    不过日积月累,当这样的事情多发生几次,官家的耐心终究会被磨光的。

    李凤梧虽然没注意到钱端义等人得意的笑容,却还是知晓,自己肯定中了这货的计——现在且让他们得意一阵。

    只是有点不明白。

    说好的唐诗宋词呢。

    为何在南宋编修一本《诗荟》会触怒官家?

    宋朝并非词家独大啊。

    陆游不就写了九千多首诗。

    好不容易磨到下班,李凤梧也没啥心情,径直回了梧桐公社。

    下班这个词,并非后世才有,在北宋就已经出现。

    梧桐公社里却早有人等待自己,李凤梧没好气的道:“是来蹭吃蹭喝还是有正事,蹭吃蹭喝欢迎,正事就赶紧滚蛋。”

    那货哈哈一笑,“你能让洒家滚蛋?”

    李凤梧不动声色,“巨鹿!”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