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放榜,会元是黄洽,丘崈为榜眼,探花郎则是木待问,其后是有大才的吕祖谦,柳子承兄弟皆高中,柳子承别头试十一名,柳子远正试七十一名。

    镇江苏子簌也高中,正试十八名。

    李凤梧交好的太学生张观,按照历史轨迹,今科是不会中的,事实也确实没中。

    太学中的钱象祖和杜回也落榜。

    周必大的公子周纶,不负其父文坛盟主的称呼,也考中了正试第四十六名。

    本科正试加别头试,共取中贡士五百三十九人,是南宋科举取中人数最多的春闱之一,仅比建炎二年五百五十四人少十五人。

    且如今殿试不黜落。

    所以中了贡士,基本上代表着必中进士,虽然及第、出身和同进士的差距有点大,但终究是进士科的进士,仕途之中并不是以才华为升迁参考标准。

    而是靠政绩和人脉。

    会试之后过不多久,便是殿试。

    留着几日时间,给众多贡士做准备。

    随着榜下捉婿落幕,放榜的喧嚣在临安风华里进入高|潮,处处闻笙箫,何人不歌舞。

    临安梦华中,大内也传喜事。

    在上皇赵构的诏令下,庆远军节度使李道之女李凤娘赐婚恭王赵惇,择黄道吉日三月十七日举行大婚,时日,皇帝大赦天下。

    随着赵惇的大婚,李凤梧终于惬意休闲了。

    没人再来找他的麻烦。

    现在赵惇忙着讨好李凤娘,赵愭忙着对付赵惇,哪有心情来对付他。

    而大宋左相汤思退,则揪心于和谈,更没心思管一个小小的承事郎,随便你怎么折腾,在汤思退眼里,都只是个跳梁小丑。

    事实上李凤梧得感谢李凤娘。

    大宋无女娲。

    可李凤娘嫁入恭王府后,赵惇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据小道消息传言,赵惇大婚后三日不曾出婚房,道士皇甫坦还奉上了养精圣品以供其用。

    更有小道消息传言,成婚之后的李凤娘性情大变,从之前的贤淑温雅化身骄悍跋扈的胭脂烈马,偏偏赵惇还很吃这一套,喜欢的紧……

    李凤梧听到这些小道消息后摇了摇头,大宋母老虎在养成啊。

    不过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