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呕血卧床,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李凤梧必须将责任扛起来,与父亲知会后,李凤梧从账房处支取了不少银子和小黄鱼,带着李伯出了李府。

    李老三平时应酬交际都是李伯陪伺,因此李凤梧很快知晓了应该走动哪些人。

    本来建康城内发生命案,应该是由附属于府治的上元县衙负责,只是没想到环月越过上元县衙,直接去府衙报官而且还接理了,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鬼才信。

    上元县衙已不需走动打点。

    建康府地处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和江南西路三路交界处,却并隶属其中一路,而是直辖,因此这三路的提点刑狱司官员们走动也没用。

    其实建康作为南宋抗金作战的前线核心地带,一般是不会只有一个知府坐镇,大多时候是由江南东路的宣抚使权知,只是这一次是朱文修知建康府总理所有事务,因此江南东路宣抚使那边已行不通。

    建康知府朱文修不用去了,去了也是自讨没趣,通判杨世杰不用去了,这丫巴不得李家倒霉,签判徐煜不负责诉讼和刑狱,唯一能走动的是推官赵宏。

    不过此时正在应卯时间,古时上班叫应卯,其实上下班的说法在两宋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应卯更为普遍。

    建康府治距离文宣王庙不远,建炎南渡后,将原昇州府治改为南宋行宫,同年将原转运使衙门作为建康府治,府治内忠勤楼是建康府诸官员办公之所。

    李凤梧让李伯投了名刺,几乎在忠勤楼等了一个时辰,已是放衙时分,才有小吏过来知会,请他前往锦绣堂相见。

    赵宏四十有余,国字脸蓄着长须,身材清瘦,眸子里闪烁着世故的狡猾,见到李凤梧后脸上绽出一丝毫无暖意的笑容:“李家小官人有何事?”

    李凤梧唱了个喏行了个揖,坐在下首椅上后,并不说话,只是先看了一眼左右。

    赵宏便挥手示意左右人退下。

    李凤梧心里其实是有点小紧张的,你妹啊,这可是建康府推官啊,放在后世那也是直辖市的副市长级别,可是自己两辈子见过的最大官了。

    但此时由不得他紧张,只得镇定心绪,徐徐说道:“不知道先生知晓今晨发生在我李家的凶案没有?”

    按照南宋民间惯例应该称呼为赵推官,不过李凤梧还是放低姿态称其为先生。其实按照李凤梧的认知,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