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相正当然有消息源,知晓建康那个让柳家颜面尽失的李凤梧参加了锁厅试,也暗暗打定了主意,哪怕是被官家责备,也要让李凤梧丢个大脸。

    你不是大宋雏凤么,我让你连秋闱都过不了。

    要比那方仲永更丢脸!

    可得知晓李凤梧参加锁厅试时,自己已经被请到国子监锁院了,根本没本法去做些事,要对付李凤梧,只能根据自己对李凤梧的了解想办法。

    第一个了解:这人的字很丑。

    可柳相正对此只能叹气,批阅试卷根本不可能凭字迹认出考生来:考卷都是有人专门誊抄后才送交批阅的。

    考生考完之后,会有专门的官员将所有试卷分厅收纳,由收卷官仔细检查每一份试卷,是否有污迹记号之类的,然后由专人负责将合格的试卷封印糊名,最后交给誊录所,那里会有一大堆书吏,严格按照试卷,哪怕是一笔一划都不能错,即使是错字也不能有丝毫修改的誊录。

    誊录之后,还要对错,也就是对读,看誊录是否有错,一人读原卷,一人对誊录卷。

    誊录、对读的三人都要署名。

    如果以后卷子出现错误,这三人都是要负责的。

    这些都是杜绝舞弊的手段,当这些做完之后,才会送到内帘中去。

    在处理舞弊的院子和批阅考卷的院子之间,隔着一道帘子,这到帘子是绝对不能跨越的,即使是主考官也不能,以防内外帘之间的勾结舞弊。

    然后这才会有主考官和诸多同考官批阅试卷。

    所以柳相正看到的是誊录的试卷,而不是原卷,要从字迹上找出李凤梧的卷子来几乎是不可能,只有通过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明知是柳相正主锁厅试赵昚还敢让李凤梧去参加的缘故。

    但柳相正心里已有打算。

    李凤梧从读书之始便才情惊艳,和辛弃疾那首破阵子一般,苏园学会上李凤梧那首诗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今已是大宋脍炙人口的名句。

    且在建康日久,柳相正还听到一些事情。

    半水河畔,文宅里流出来一首诗一首词,诗是打油诗,意境极其幽美,但柳相正却对那词印象深刻,那是一首木兰词,其中“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纵然是柳相正,也觉得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