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亭美术馆门口那些记者们安静下来,当然不是因为小王去水门镇担任了公安局长,记者又不是流氓,你局长又能怎样?警察也不能随随便便就驱离记者啊。

    谭淑梅说的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美术馆的规矩,确实是事出有因。

    预约到水门镇来看《兰亭集序》的海外观众,最多的是日本,日本从中小学开始,书法就是他们的必修课,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集序》,在日本可以说人人皆知,有很高的地位,很多日本人都很崇拜王羲之。

    包括日本现任的首相,就是一个王羲之迷,这次c国和日本友好条约签署四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他就特别提出了在杭城举行的请求。

    到杭城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参观汪静亭美术馆,拜谒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

    在安排接待工作时,谭淑梅和有关外事部门,又卡在了这个不能进馆拍摄的规定上,有关部门起初是说什么也不答应,相关人员朝谭淑梅咆哮,说是笑话,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外事活动,怎么能屈从这么可笑的规定,不可能,谈都别谈。

    谭淑梅不温不火,坚持己见,她说这不是我们的规定,如果是我们的规定,我们当然马上就可以改,全力配合上级的要求,可这是捐赠人的规定和要求啊领导,我们也无能为力。

    捐赠人呢?捐赠人在哪里,让他马上同意。

    谭淑梅说,捐赠人汪老先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如果他在,我相信他会同意的,可惜他不在这里。

    他在哪里?在哪个国家?我们马上让我们所在国的大使去找他。

    他已经去世了,那里,恐怕不好找……谭淑梅低声说。

    双方因此而僵住了,后来这事上报给了中办,中办又向最高shǒu cháng汇报,最高shǒu cháng指示,就按捐赠人汪老先生的要求办,还批评了相关部门的同志。

    于是这么一场举世瞩目的参访活动,最后呈现给全世界的就是,双方的首脑进了美术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后离开,中间介绍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时,电视上出现的画面其实是神龙本的《兰亭集序》,并特别介绍说,要想真正看到王羲之的真迹,只能预约进馆参观。

    因此,全世界都知道了,有这样的一个美术馆,是不允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