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国多年,终于出现了一个疯子进士!

  蹇义进宫办事,也没隐瞒,顺嘴把于谦的要求告诉了朱棣。

  “不为小吏,难以为官;不知民苦,何以为官……”

  朱棣看着奏章,蹇义随口道:“陛下,此子是个愣头青,臣想着把他安置到下面去,也算是遂了他的心愿。”

  朱棣嗯了一声,然后把奏章合,说道:“吏部要抓紧各地官吏的考核,不合格的,如果只是愚钝,那派到新地方去磨砺一番。”

  蹇义赶紧应了,等他走了之后,朱棣把朱高炽和朱瞻基召来。

  “不为小吏,难以为官;不知民苦,何以为官,你们以为如何?”

  朱高炽点头道:“父皇,这人倒是有些赤子之心,不然是个痴人。赤子之心可用,痴人却不能大用。”

  朱棣点点头,对这个回答很满意,看向了朱瞻基。

  “这人孙儿见过,还说了几句话,他能说出这番话来,孙儿不觉得意外。”

  朱瞻基回想起和于谦的那次会面,说道:“此人固执,正直,以山公为榜样,据说书房里有一张山公的画像,时时自省。”

  顿时一个严肃的男子形象出现在了朱棣父子的眼前。

  “他看事情有些……眼界狭窄,不过这不是他的问题。这人吧,感觉有能力,只是需要锤炼一番,按照兴和伯的说法,这人在国事可以托孤!”

  “皇爷爷恕罪!”

  朱瞻基脱口而出后后悔了,急忙跪地请罪。

  朱棣并未见怪,反而饶有兴致的道:“可以托孤?那竖子的眼光朕还是相信的,这是说,此子只要时不时的盯着,十几年后……你倒是用得了。”

  朱高炽赧然道:“父皇,儿臣觉得现在朝堂的人够了。”

  这话有些拍马屁之嫌,不过朱棣并未买账。

  “不够!远远不够!”

  朱棣在儿孙的面前不会藏私,“你们要记住了,不管朝堂的那些重臣多可靠,多能干,可储备得有,也是说,你们得随时做好失去他们的准备。”

  朱高炽马想到了黄淮,还有杨溥,朱棣一旦察觉不对,马毫不犹豫的,没有丝毫顾虑的把他们投进了诏狱。

  但事实证明,没有了他们,朝堂依然运转正常。

  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