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他就有些感觉,但今年偶尔夜间他竟然会出现魂游征兆,他知道他在这具身体里的时日恐怕不多,但是他尚且未寻到宋山长的长子。

    “照我推论,不出三年你必将无法再寄住于这幅皮囊。”夜摇光定论道。

    “多谢温夫人相告,看来我得加紧完成宋凛的遗愿。”宋山长很诚恳的向夜摇光表达谢意。

    见此,夜摇光的目光落在了温亭湛的身上,温亭湛漆黑看似含笑的眼眸之中点着些许阻挠之意,见夜摇光读懂没有多言,他便开口问道:“不知你前生姓甚名谁?”

    “说来也巧,学生也姓宋,单字一个明,学生乃是光佑四十六年的举子,猝于兴华七年,祖籍襄阳。”宋山长如实相告。

    温亭湛点了点头:“宋山长且回去,今日之事我们夫妻二人定然会守口如瓶,宋山长的邀约,本官定然会如期而至。”

    “下官替昆仑书院的学子多谢侯爷。”宋山长有些激动。

    现如今温亭湛就是一块活字招牌,他毕业于白鹿书院,由于此刻不实行地域志考试,只实行书院制考试,也就是你在何处就读,就拥有该书院秋闱的考取资格,但是你要跨越省份到其他省份书院求学,这并不容易,基本都只有解元才会万无一失,否则被所求的书院拒绝,你祖籍的书院也会因此心里不舒坦而舍弃里

    所以,现如今白鹿书院因为温亭湛的缘故已经俨然成了书院之首,不少学子万里奔波求学白鹿书院,看得其他知名书院都是眼红不已。作为昆仑书院的山长,宋山长自然也是希望昆仑书院名声更响,广纳更多贤才,到不仅仅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学子。越多不同地域的学子融合,就能够为书院引入越多的新文化,也能够让书院的学子广交天下有学之士,对于他们日后出仕也是极有帮助。

    如果温亭湛肯去昆仑书院坐讲一次,恰好明年就是招生之际,一定能够让昆仑书院也名声大响,不求别的,只求后年文赛,昆仑书院也能够在参选之列,这样就更能够促进昆仑书院学子的学习动力。

    等到宋山长高兴的离开之后,温亭湛当即让卫荆去调查宋明这个人。

    “我觉得,他所言非虚。”夜摇光看着小乖乖飞出去,站在阁楼的栏杆前对夜摇光道,“虽则我已经无法看他的面相,但凭直觉,他应当是个可帮之人。你为西宁知府,昆仑书院若是后年秋闱能够多出几个优秀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