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然后便看到益津关和瓦桥关不战而降,周军的行动大大的鼓舞了北征将士的士气。张永德心里也很是欣慰,虽然心里对自己的处境有些担忧,毕竟这天下还是郭家的天下,把辽人赶出中原,是任何人的心愿。皇帝郭荣的行动,无疑证明了朝廷的心愿。

    这两个关口的归降,意味着离辽国称谓的南京,中原的幽州城,已经是摆在周国最前沿了。当然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两大边关,对于谁来说都是好事,对于投诚的将士,当是可以名垂青史的,故而守将姚内斌受到了皇帝郭荣隆重的礼遇。

    作为瓦桥关的守将,姚内斌率领五百精卒归降,自然引领郭荣等人入驻瓦桥关。瓦桥关不但是边陲有名的关隘,更是北行重要的贸易交换区,故而关内的建筑不在少数,足够作为皇帝的行宫入住。

    皇帝郭荣对于姚内斌的招呼,还是极为满意。当时决定把姚内斌升职为汝州刺史,更是下表全国,号召表扬姚内斌。但是因为姚内斌的妻儿还在幽州城,故而不建议全民皆知。

    张永德对这个勇猛威武的姚内斌,还是极为尊敬和欣赏的,虽然身为辽国武将,但是面对民族大义,毅然选择了脱离辽国,把瓦桥关纳入了周国的版图。虽然是欣赏,但是张永德知道自己不可能会和他有交集,因为自己敏感的身份,注定不能和这些人来往。

    虽然升任为汝州刺史,而且这可是紧挨东都洛阳的好地方,但是北伐没有结束,可能像姚内斌这种猛将,皇帝郭荣是不会放他离开身边。毕竟像姚内斌这种人,把他用在战场,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看着人潮慢慢少了,张永德止住了思绪,往自己战马停放的地方走去,那里自己的亲卫牙将张镇一直守在那里。

    “张太尉!”一把浑厚的声音响起。

    只见一个健壮的男子,穿着一身合体的黄金锁甲,气宇轩昂的站在自己身旁。这个人长眉凤目,看去仪表堂堂。正客气的朝着自己施礼,他身后还跟随了一个年纪差不多的武将。正是接替自己出任点检的赵匡胤,而他身后那人正是皇帝身边的茶酒使曹彬。

    “赵点检!幸会!”张永德客气的回礼,也朝一旁恭敬朝自己施礼的曹彬回礼。

    看着赵匡胤那赤诚的目光,张永德忽然轻轻的舒了口气,想起自己刚刚想到他,没有想到马上就见到了。不由淡淡的说道:“赵点检刚刚从沧州赶过来,为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