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德国的液冷式发动机却开始变得落后了!

    这是因为间战期间推动空冷式发动机的主要是运输机的需求(空冷式发动机维护简单,又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自然是航空运输业比较喜欢的发动机),而推动液冷式发动机发展的却是一项比赛——施耐德杯航空竞速赛。

    施耐德杯航空竞速赛是一场水上飞机的速度比赛,参加的都是各国军方。对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个自认为是军事强国的国家而言,施耐德杯就是展现国家实力的面子公程。各国为了争面子。竞相投入巨资去开发功率更大的新型发动机。由于液冷式发动机的气动外形优于空冷式,因此施耐德杯推动的主要是液冷式发动机的发展。

    而德国这个战败国当然不能去参加施耐德杯了,由于不能参加施耐德杯,又没有本国空军的需求。另外,航空运输业对液冷式发动机的需求也不大,因此德国的液冷式航空发动机研发就限于停顿。

    到了1927年,英国的纳皮尔公司已经推出了输出功率高达875马力。转速高达3300的狮式7B型发动机。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更是拿出了输出功率达到1000马力的AS.3型发动机。美国的潘卡德更是设计出了可以产生1200马力的发动机。

    而德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为了追赶,德国航空委员会就提议福克公司和奔驰公司联手去同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合作,引进液冷式发动机技术。容克公司、福克-沃尔夫公司和信天翁公司合作,去意大利寻求合作的机会——当然,这些合作对赫斯曼控制的史塔西机关而言,则是偷窃外国先进技术的良机!

    “福克公司如果不需要,可以把机会让给容克公司。”赫斯曼笑着。“容克斯博士在意大利碰了一鼻子灰,菲亚特公司不愿意合作。意大利人的野心很大啊!”

    在英明领袖墨索里尼的带领下,意大利这几年也迎来了经济起飞。虽然整体实力还不能和英法德这三个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相比。但是在造船和航空领域,意大利人却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意大利著名的菲亚特公司更是借着法西斯的东风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是全世界产品线最齐全的军火制造商了。从机关枪、汽车、坦克一路造到天上翱翔的飞机。而且开设了发动机工厂,还是风冷、液冷双全,全世界也就这独一号了。

    “那是菲亚特的损失,他们的产品太多,但是每一样都不够强。”安东尼.-->>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