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的目光里已多了几分敬佩之意,纷纷夸赞起来。不过杨晨并没有将这些奉承夸奖太当回事,只是扭着面如死灰的屈三儿就往县衙而去。

    人群中,一名穿着捕快服色的汉子看着这一幕,脸上满是惊叹之意,口中轻轻地道:“原先听四老爷说自己曾是京城刑部官员我还没当回子事儿呢,现在看来,他确实很有些手段。说不定这次的案子能找他想想办法!”拿定主意,这位便欲追上去,只是一抬脚发力间,却扯到了臀股间的伤处,让他倒吸了口凉气,动作就缓了下来。

    杨晨并不知道身后之事,押了人,脚步飞快,一忽儿工夫就来到了看着有些破败的偏关县县衙。自来,就有官不修衙的传统,再加上这儿地处偏僻,比之中原江南更加贫穷,所以这县衙看着就更显寒酸了。

    不过杨晨早已见惯不怪了,很快就经过八字墙,穿过大堂,入了官吏们正经办事的二堂。不过他并没有把人交到县令手里,而是来到了西边的一排小屋前,冲其中一间屋子里正做事的两人说道:“老李,这有个偷人钱袋,还想诬陷对方的犯人,你看着处置一下!”

    里头之人闻言抬头,见是杨晨,便忙笑着赶了出来:“这人犯好大的面子,竟劳动四老爷您亲自出手拿捕了。”这位乃是县衙六房中刑房的主事典吏,名叫李兴。

    大明朝县衙内的人员机构可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复杂不少,除了县令、县丞等官员外,更有对照着朝廷六部的立户礼兵刑工六房负责县内相关事务。出了案子也不全是由县令大人亲自过问,反倒多由主管刑狱之事的刑房吏员来处置,所以杨晨就把人送到了这边。

    在和李兴简单说了说相关之事后,杨晨才告辞离开。

    就在他走出公房时,一人突然就凑了过来,竖着拇指,陪着笑道:“四老爷你果然是好手段,今日真叫小人开了眼界了。”

    “雕虫小技,不值一提。”杨晨随口回了一句,再一看来人,便笑了起来:“老黄,你怎的对我如此客气了?”眼前这位,正是衙门里的捕头黄丰,算是县衙里与他关系还算不错的朋友了。

    “咳,那不是小的以往有眼不识泰山么,今日才算是领教到了大人您的本事。几句话间就让那小子无所遁形,真不愧是京城刑部来的大人哪。”黄丰又是啧啧赞叹:“为了表示小的对您的一点敬意,我想请您去杏雨楼里喝两杯,还请大人你不要推辞哪。”说着,他还巴巴地看着对方,一脸期待的样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