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放在那书箱之中,游于山川大河,走于市集街巷。

    在国中的任何一处地方,都传闻有人见过此人。

    有人说此人是山中游士,又有人说此人是名家之后,甚至有人说此人是仙中人士。

    盖是因为有人曾看见她立于川间水上醉歌,那歌声如是云中仙乐,词句渺然。

    还有人说曾见到她摘下斗笠,说是那是非人间之姿。

    因为通学百家,这人有了一个称呼,叫做百家先生。

    本来,人也皆当此人为一谈资,直到有一日。

    一个落魄的书生见到了在路边宿醉的此人,斗笠盖在脸上看模样睡得正熟,一旁的书箱放在一旁开着。

    那书生认出了百家先生,等他上前那百家先生却是已经醒来。

    她没有摘去斗笠,只是坐了起来生了一个懒腰,指着书箱笑着说。

    “见你与我有缘,这书箱之中的书你可以挑一本看看。”

    书生求功名要了一本法家学说,百家先生在书箱里翻找了一下,如是掷杂物一般地扔给了他一本。

    他翻书看了起来,本还不以为意,但是随后越看越是沉入,其上的法家学说非他先前所有的所见所闻,但是确实是法学,而且皆是根本的治世之理。

    等到书生看完,天斗已经黑了,他却意犹未尽,心中动了歪念,想要再看一本儒学。

    那百家先生没有再让他看,他只觉得手中一空,手里的书就不见了。而那百家先生已经飘然着半醉离去。

    一开始这书生的话被人们当做笑谈。

    但是随后这书生以他的所记着的那本法家学书上的内容在长安城被丞相收为了门客,并被推举为官之后此事就不同了。

    只是一本书记住了一点就可以为官,那一箱书呢。

    一时间做学之人都开始找起了这位百家先生,有人想要求学,有人想要论道,可是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只有偶尔的几人,有缘遇到了那位先生,得观书一本。

    观得其书中者,有一无所得,不明所以之人。

    也有自为立著之人,入朝为官之人。

    更有其中者,有可观天知云雨之人。

    一时间,那百家先生的书箱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