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四亿没这个必要,分期的项目而已。先期有个一亿就很稳当了,或许都不要。”

    “嗯,我只是让你对我们的极限心中有个数,谈事的时候有底。谨言,你很快就会知道这事的天大好处了。”

    “已经知道了。”唐谨言道:“对了。还可以问下郑舜臣千昌明那几个,看他们有没有兴趣做点配套项目?交给自己人总归放心些。”

    “显然是有兴趣的。”李允琳笑道:“他们手头又不是没有闲钱,官方项目上门的好事,谁不爱接?”

    “嗯,另外帮我注册一个皮包公司。”

    “做什么用?”

    “送礼。”

    经过几天的初步协商,整个中韩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的计划终于重新出炉,配上了影视城方案,与基本预算。主题公园项目部正式成立。唐谨言就任项目部负责人,苏氏集团、韩国文化旅游观光部、济州道与济州市政府分别派遣精兵强将。协助唐谨言处理项目先期事项。

    在投资额度与股比分成上,苏氏集团出资五亿美金,先期投入一亿;唐谨言同样出资五亿美金,先期投入九千万与管理职能,双方各自占股30%。韩国以文化旅游观光部直属管理项目的名义直接拿着10%股权,济州市政府以土地和各项政府优惠领着8%。

    剩下的股份零零散散的给了很多很多参与的其他公司。

    这么大的项目。投资方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有苏氏与唐谨言两家,还会有官方各种关联的其他公司参与,占股不高,数量不少,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临时邀请参与项目的kbs国家电视台代表。它占了5%。

    这些公司的参与既是缓解资金压力,也是分担风险,同时还有扩大董事会避免一言堂的意思在,附属项目基本会是由这些公司分摊拿走,外包的大概也只剩点汤水了。苏山和唐谨言不但没有多话,反而还带挈了几个公司共同参与。

    比如唐谨言就推荐了几个公司,其中有郑家子弟与首尔时报的千家子弟自我创业的公司,与会代表们表示欢迎。另外一个名字很神话的小公司就很神奇了,公司名叫做“共工”,据说是做设计方面比较有创见,一查,刚刚注册三天。本来这种莫名其妙的公司根本没有参与的资质,但出奇的是与会的官员们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因为那个公司是唐谨言注册了送给官员们的,从文化部到济州道到济州市,甚至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