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什么的,威力也并不明显优于苦味酸,稳定性太差了。”

    “合成氨没什么问题的,工厂一落成就可以,苦味酸太难了。”季思退断然否定,“苯酚制取的工艺,过10年也许可以。光13个大气压的条件就没戏。”

    “用煤焦油可以提炼苯酚的,不一定非要用苯啊。苯酚本来就是煤焦化的产品。”

    “这个工艺效率不怎么样。一定要造苦味酸的话,我们的煤焦化工厂一投产就能出苯酚。不嫌产量低的话到时候就行。问题是军事组现在等不了。”季思退无奈的摊开手。

    “那就只有黑火药了。”徐营捷说,“如果有人不怕死的话也可以试试看。”

    最后看来,不管是还是苦味酸,都得等化工厂投产。眼下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能造出来的还是黑火药,他们有足够的把握制造出质量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细粒黑火药,包括发射药和爆火药。甚至硝石的供应问题也不算太难,即使从广州得不到硝石供应,采用堆硝法也能获得一定量的硝。根据查询到的资料,1959年某县为了采石,自行建造了一个黑火药制造厂,不依靠外来硝石运入,仅仅靠全县的土硝收集和堆硝法,就可达到年产黑火药50吨的水平。如果掌控了临高的县政,一年搞20~30吨黑火药还是能做到的。

    林深河说:“最要紧的还是安全稳定。黑火药顶替一下问题也没关系,不过我们还缺火帽,没有火帽的话工业部门就只能造滑膛枪了。”

    制造火帽就得有雷汞。雷汞是起爆药。黑火药的炮弹和手榴弹还好凑合,穿越者的米尼步枪就非得有火帽不可,

    雷汞的工艺不复杂:简单的说是把汞溶解在硝酸内,混合以酒精,最后反应出来的产物。

    汞并不是很容易得的东西,广州先遣站连买水银带买朱砂,前前后后也不过搞回来了十来公斤的水银,这已经把全广州的药铺都給买空了。化工组也曾经考虑过做雷银,至少白银比汞多得多,而且白银无毒,但是雷银比雷汞更灵敏。还是雷汞比较安全。

    造雷汞需要高纯度的酒精,制造酒精没什么技术难度,但是现在薯类作物还没下来,拿大米去做酒精有点浪费,商贸部门通过采购商林全安从琼山县买了一批最烈的烧酒回来,化工组自己设计制造了一个木、锡结构的蒸馏器,用来做二次蒸馏,第一次将白酒蒸馏成粗制酒精,再将其蒸馏一次,这样就得到了浓度9-->>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