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难怪队伍里混进这么多宅男。

    其实初雨并不认字,投奔穿越者之后也上了扫盲夜校,现在也不过是半文盲的水平,所谓开文书就是拿着邬德事先印好、填写好的文件盖章而已,所以又人称盖章秘书。

    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是李海平打来的:

    “老邬啊,最近我们海军的征兵情况不大好啊,陆军把体能最好的都給截留了。你看是不是給我们想想办法。您也是海军老兵么--”

    “行,有人来申请我就宣传宣传。”

    “承你帮忙了!給开介绍信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是向海军报到的。”

    全从公社征兵的话会严重削弱劳动力,负责征兵事务的席亚洲在热闹的东门市设立了招募点。

    招募的名义自然不是穿越军之类的名号,而是顺耳的多“百仞民团”。县里完全装聋作哑,中国的传统官场术有一点就是该做鸵鸟的时候一定要把脑袋埋得深――不知道比知道了不处理要好。穿越者毫不担心已经近乎裸体的临高县衙对他们会有什么举动。

    “奶奶的,这个待遇是不是給得高了?”东门吹雨在东门市的现场负责维持招兵秩序。看着刚刚在照壁上挂出来的招募乡勇的大幅告示:每个士兵安家粮二公石(200公斤),包吃住(月口粮20公斤),每月白银一两。

    不过席亚洲说这个待遇不算高。天启年间辽东各镇军饷就是二两每月了,到崇祯中期新募士兵的月饷涨到了三两二钱。要不是明军上下克扣成风,士兵基本拿不到手,穿越者想招人不出到二两一个月也不行。

    张柏林在照壁下面四处拉当地人当兵,他现在已经略懂临高话了。

    “老哥,到我们这里当乡勇吧,月饷一两,官军都没这点饷银呢。我们这还包吃穿。”

    “当兵不干,要掉脑袋的事。”

    “您别走啊,我们这里每天饭管饱,还有钱拿,考虑考虑?”

    “我家还有老婆孩子,首长你就放过我吧。”

    “老婆孩子接来好了,我们负责安家粮。”

    根据军委会制定的征兵计划,陆军招募士兵400人,学兵100人。海军招募士兵100人,学兵100人。士兵是17~25周岁,学兵则是13~16周岁。学兵是作为未来军队中的技术骨干来培养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